2018年12月16日 | 作者: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 张冉 田中玉 |  点击数: |

12月13日,由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和社会科学处联合举办的第736期社科大讲坛在长清湖校区崇德楼107教室开讲。本次社科大讲坛特别邀请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邱仲麟研究员担任主讲人,做题为“鲸豚搁浅:中国历史上的例子”的学术报告。报告由历社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赵文亮教授主持,院长助理、硕士生导师赵树国副教授担任评议人,青年教师王保宁、张世慧、史慧佳、张婷婷和200余名本科生、研究生共同聆听了此次讲座。

讲座伊始,邱仲麟用鲸豚跃出海面的照片,引出了讲座主题“鲸豚搁浅”。他指出,中国各类史料记载的鲸豚搁浅事件虽然不少,但与西方及日本的记载相比图像资料极度缺乏。邱仲麟列举了中国历史上关于近海鲸豚活动的记载以及鲸豚游入沿海各江的情况,让听众对鲸豚及其生存状况有了初步了解,对鲸豚搁浅个案进行了具体分析。他探讨了鲸豚搁浅的原因和后果。关于鲸豚搁浅的原因,他引用乾隆皇帝和西洋传教士丁韪良对鲸豚搁浅的理解来讨论古人对于搁浅原因的文化解释,并根据现代科学研究指出,比较容易理解的鲸豚搁浅的原因为鲸豚已在海上死亡,尸体被潮水或海流冲上岸,而鲸豚在海上死亡的缘由,至今仍无法解释;同样神秘的还有活鲸搁浅的原因,至今众说纷纭。关于鲸豚搁浅的后果,他指出除极少数被放生外,大部分搁浅的鲸豚都惨遭杀害,鱼肉被用来食用或者熬油照明,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改善人民生活的作用。邱仲麟向大家展示了实物遗迹,通过大量图片资料展示了古人用鱼骨做的房子、屋梁和神庙,以及制作标本或者旅游景点,让同学们更加直观具体的认识鲸豚搁浅的历史案例。讲座提问环节,邱仲麟对一些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此次社科大讲坛的举办,有利于加深历社学子对鲸豚搁浅相关知识的了解,提高了同学们搜集、解读、运用史料的能力,为同学们进行历史研究提供借鉴,为学院培养更多人才奠定基础。

邱仲麟,台湾大学历史学博士,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台湾中国明代研究学会原理事长。在明清都市社会、生态环境、明清社会慈善、中国近世医疗文化等研究领域均有建树,发表学术论文一百余篇。

供稿审核人:赵文亮

编辑:梁乃方

终审:昌   兵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