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5月17日 | 作者:郑金鹏 |  点击数: |

百年风华,恰是青春正好。当前,全国上下正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青年党员干部应该更主动、更深入、更系统地投入党史学习教育,在学习党史过程中坚定理想信念,传承优良传统,激发昂扬斗志,投身社会实践,切实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展现新时代青年的担当。眺望前路,不忘来路。青年党员干部学习党的历史,要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不断增强本领、勇于攻坚克难、善于改革创新的伟大精神,通过党史学习教育汲取智慧和力量,充分认识增强本领的重要性。

1939年,毛泽东主席指出,我们队伍中存在一种恐慌,并非政治与经济恐慌,更多的是本领恐慌。在中共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春季开学典礼上,习近平总书记表示:党内相当一段时期与范围存在本领恐慌。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全面增强执政本领”的要求,重点要求党员干部要增强学习本领。在纪念刘少奇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学习本领是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第一位本领,同时强调“要善于把学到的本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努力做到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但是,在实践中,青年党员干部还普遍存在“本领恐慌”的问题,特别是现阶段,面对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新常态,“本领恐慌”问题相对更加突出。可以说,青年党员干部要想有所作为,就必须克服“本领恐慌”,要以清醒的头脑、坚定的立场和过硬的本领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伟大实践中去,在斗争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实践中提高学习本领,在危难中磨炼意志品格,在改革中勃发生机活力,有效杜绝“本领恐慌”变成“本领荒”。

当前,青年党员干部存在的“本领恐慌”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知识贫乏的“恐慌”。面对复杂多变的发展局势与社会环境,很多青年党员干部潜意识认为个人知识不能胜任工作需求,很多青年党员干部受“二手知识”与“碎片化知识”影响,跟不上新思想、新事物的发展变化,造成知识匮乏“恐慌”。二是经验不足的“恐慌”。某些青年党员党员干部缺少历练,面对纷繁复杂的发展形势,耳不聪,目不明,抓不住“牛鼻子”,不能用辩证的眼光看问题,往往摸不清事物走向趋势,搞不懂背后的挑战和机遇。面对危局不知所措,很难做到从容应对,这都是思维局限、经验不足造成的“恐慌”。三是守成僵化的“恐慌”。进入新时代,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有些青年党员干部看问题习惯用老眼光,办事情仍按老方法,做工作还只会走老路径。在岗位变化调整时,难以胜任新的工作安排与岗位要求,有的同志甚至害怕变动,习惯于熟悉的工作环境,不愿接受新事物和新挑战。比如,在信息化模式下,不熟悉网络规律的干部,不仅难以管理网络阵地,还会出现被舆论牵着走的局面,给我们的工作带来很大发展局限。

《晋书·王徽之传》有这样一个故事:著名书法大家王羲之的儿子王徽之,不仅生性落拓,而且一直崇尚名士习气。王徽之谋职于车骑将军恒冲,任职骑曹参军,整日游手好闲,对分内的事情一概不问。一次和恒冲一起外出,恒冲问他管理的马匹数量,专门负责马匹的王徽之竟全然不知、顾左右而言他,这就是“骑曹不记马”的故事。我们说,所谓干部就是要花费精力、时间来干事,“不会干”“干着急”“吃老本”怎么行得通?做官时荒废光阴,应该学习掌握的没有掌握,对工作不上心,到忙的时候怎么不慌?当今时代信息四通八达、科技日新月异,高等教育发展竞争日愈激烈,面对推进学校“双高”“双一流”建设的艰巨任务,作为青年党员干部,我们都要反问自己是否具备足够充分的任职能力和水平,是否真正掌握了能够闯难关、渡险滩、涉深水的高强本领?反之来说,青年党员干部有“本领恐慌”并不可怕,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们对自身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有较为清晰的认识,对待工作任务有强烈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怕就怕这种心态仅仅留在“恐慌”阶段,出现遇事就慌、仓促应付、结束就忘、不重反思等问题,将加强学习、增强本领放在嘴皮上,缺乏更进一步的实际行动,逐渐让“本领恐慌”变成“本领荒”。对此,习近平总书记给我们指出了明确方向,他强调,干部成长无捷径可走,经风雨、见世面才能壮筋骨、长才干,要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不做坐而论道的清谈客,当攻坚克难的奋斗者、不当怕见风雨的泥菩萨,在摸爬滚打中增长才干,在层层历练中积累经验。因此,青年党员干部要善于学习、勤于学习、精于学习,将学习当成个人成长发展的第一要务与首要责任,时刻不忘“骑曹不记马”的教训,努力在活学、精学与博学上下功夫,切实通过学习磨砺锻炼、提高本领。

如何才能不让“本领恐慌”变成“本领荒”,笔者认为,在党史学习教育中,青年党员干部要将学习党史与增强本领紧密结合起来,做到在学中练、在干中学,切实提高四种能力。一是勤于学习的能力。青年党员干部要克服“本领荒”,就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环境,青年党员干部如果缺乏理论思维,就难以战胜各种风险困难。这要求我们要加强理论学习,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深入认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要正确处理工作与学习的关系,持之以恒、有计划地学习,在情感式学习、问题式学习和原汁原味的学习中,以行求知、以知促行,在知行合一中增强实践淬炼。二是善于思考的能力。在瞬息万变的当代社会,面对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新形势和新任务,青年党员干部要养成勤于思考、善于创新的好习惯,对待上级任务和工作要求要学会举一反三,创新工作方式,遇事少一点焦躁与忐忑,多思考“为什么”和“怎么做”,做到创新决策、科学决策,对待工作要形成“每日三省吾身”的习惯,通过整理工作细节与学习经验,从总结与思考中提高个人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积极通过参加理论教育、集中培训、交流心得、碰撞思想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提高信息获取能力和分析研判能力,做到知信行统一、学思用贯通,在思考中深入地学习,弥补本领赤字,提高个人应对复杂情况与问题的能力。三是精于业务的能力。业务能力是衡量一名青年党员干部的重要尺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党员干部要努力成为所在工作领域的行家里手,不断提高应急处突的见识和胆识,对可能发生的各种风险挑战,要做到心中有数、分类施策、精准拆弹,有效掌控局势、化解危机。业务工作既是青年党员干部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方面,也是我们扎实推进工作,提升改革攻坚水平,强化应急处理能力的重要内容。青年党员干部要练成“十八般武艺”,在手握“金刚钻”的同时,重新搭建“本领自信”,减外扰、修内功,以精湛的业务能力和业务水平推动工作效率提高,促进工作创新发展。同时,青年党员干部要倍加珍惜和充分利用组织部门搭建的广阔舞台,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主动承担急难险重的任务,争取更多淬炼机会,通过探索新矛盾、钻研新问题、整理新情况,累积处理问题的经验,不断淬炼业务水平,提高综合素养。四是服务群众的能力。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重要法宝。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青年党员干部必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坚持到群众中去、到实践中去,倾听基层干部群众所想所急所盼。对于学校青年党员干部来说,就是要“身入”师生中间,牢固树立为师生服务的意识,主动靠上去做工作,干工作、做决策时要以师生知不知道、师生需不需要、师生满不满意作为衡量的标准,加强调查研究,了解师生诉求,回应师生呼声,努力做师生的知情人与知心人,在与师生交流沟通互动中引领青年学生、服务青年教师、凝聚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热情。

编辑:刘   阳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