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刚,生于1963年,山东惠民人。1991年山东师范大学硕士毕业后留校任教,2007年晋升教授,2009年被聘为山东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国家重点学科博士生导师。2011年,他开始担任《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主编;2018年,被评为山东师范大学首届东岳学者拔尖人才。他还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并兼任山东省近代文学学会副会长、山东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秘书长等职。
李宗刚部分著作
李宗刚被视为山东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界“六〇后”具有影响力的学者。多年来,他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一方田园”,无时无刻不在与时俱进,始终对学术保持着高涨的热忱,奔跑在文学研究的最前沿。
在治学上,他把自己所有的时间都投入到学术中,是一个真正扑下身子真抓实干的学者。在最近几年里,他之所以能够在学界声名鹊起,与他集中精力投入学术研究有很大关系。
李宗刚学术研究领域涉猎广阔又独具特色,他从中国文学的转型研究这样宏观的命题着眼,逐渐地找寻到了五四文学发生学研究这一根本点。
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界,尤其在五四文学和民国文学教育研究方面,李宗刚是不能不提及的一位学者。近些年来,李宗刚放弃节假日和休息时间,心无旁骛,潜心学术,在市场经济喧嚣的大潮中,坚守在文学研究这方土地上,辛勤耕耘,用心思考,因而在五四文学发生学以及民国文学教育研究方面终有收获,被视为山东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界“六〇后”具有影响力的学者。从籍籍无名的学术界后备力量到声名鹊起的知名学者,这背后所蕴含的是异于常人的付出和努力。那么,李宗刚取得如此飞跃的学术成就的源动力是什么?笔者感受最深的是他对学术的热爱——那种融于生命的学术热情和在学术中升腾的生命。
艰难的学术起步
20世纪80年代前期,李宗刚在山东师范大学读本科时,曾选修蒋心焕老师的《中国现代小说史》课。从此,他开始关注中国现代小说史,并于1988年考取了蒋心焕老师的硕士研究生。李宗刚为人诚实谦和,深得蒋老师的信任与器重。对此,蒋心焕老师说过:“宗刚刻苦好学、勤于思考的学风,给我留下了颇深的印象。这是一个把人品和文品、做人和做学问两者相融作为自己追求的有思想有作为的青年。”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李宗刚深受蒋心焕老师中国近代文学转型研究的影响,并以此为学术论文的选题。为了完成论文,他迎难而上,搜集大量资料,做了上千张卡片,在长、宽不到10厘米的卡片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鲁迅、胡适、康德、黑格尔、尼采……小小的卡片上甚至有300多字,总字数约50余万字。李宗刚通过资料的爬梳与理论的提升,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学术观点。1991年,他的硕士毕业论文《论中国小说由传统向现代的转换》以文化视角来研究中国近现代文学,尤其是中国小说从传统向现代的转换问题,得到了评委的好评。客观地说,“转换说”在当时学术界还是一个全新的研究课题,学界对此关注和研究的并不多。后来,该文的总论部分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4年第4期发表,在学界产生了一定影响。中国近现代文学的转型研究成为李宗刚学术研究的原点,这与他后来的五四文学发生学研究可谓一脉相承。
在上世纪90年代初,李宗刚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主要从事写作课的教学工作。他在教学之余把更多的时间用在了散文随笔的写作上。写作课教学对李宗刚的影响是深刻的,一方面,这改变了他既有的学术研究路径,即从纯粹的学理性研究转向社会现实问题的反思;另一方面,这又促成他在散文随笔的写作实践中走得更远。这一时期的散文,李宗刚后来收入《行走于文学边缘》一书。对此,山东师范大学语文教育专家、博士生导师曹明海曾专门撰文,高度评价李宗刚在散文创作方面取得的成绩。曹明海认为,李宗刚在学术研究和散文写作的交叉地带,“行走于文学边缘”,以“学者散文”的特有真诚和富有意味的语用洒脱,传达文学研究生活中跃动的心灵声息,拓开了一种“学者散文”的文学新境域。
新世纪之初,李宗刚又开始了转型,那就是再次回到学理性研究这个原点上来。2002年,他考取朱德发先生的博士研究生之后,其身心、生命便与学术融为一体,学术的新起点开启学术成长期的飞跃。在读博期间,他就在《鲁迅研究月刊》《山东社会科学》《东岳论丛》等刊物上发表了《从知遇之恩到精神资源——重新解读<藤野先生>》《<保卫延安>的英雄理念及英雄叙事》《对林译小说风靡一时的再解读》《鲁迅文化视野中的藤野先生》等文章。其博士论文的精华部分《新式教育下的学生和五四文学的发生》发表于2006年第2期的《文学评论》,这不仅在学界引起一定反响,而且还标志着李宗刚的学术研究路径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那就是从文学教育的维度对中国现当代文学进行深入全面的解读。这正如朱德发先生为其撰写的序言中所说的那样:“立足学术、又着眼于实践,逐渐形成了一种以理性观照的顿悟式的思维特点,较为熟练地掌握了一种观察和评价人物和事件的全新文化眼光和视角,掌握了一种逻辑严密的思维方法和文章笔法。表现在文章的写作上,力求使学术研究与当代意义的相互融合。”
在这一阶段,尤其让朱德发先生称赞的是,李宗刚对于学术有一股子永不服输的劲儿,并且还是出自对学术的热爱带来的一股近乎痴迷的劲儿。用朱德发先生的话来说:“宗刚是位抓住一个有价值的研究课题不肯轻易放手的善于穷追猛打的执着学者。”无论身处何处,他都能把自己的点滴思考融汇到学术研究中。熟识他的人,都对他从不离身的电脑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个电脑包里装着的是一台有些旧的联想Think pad。无论是在出差乘坐的火车上,还是在参加的各个会议上,甚至于陪其爱人理发或购物的间隙,他都会打开随身所带的那台联想Think pad不忘写作。写作成了李宗刚的日常生活中最为重要的旋律。
李宗刚为什么会这样用功?这可以从他时常告诫研究生的话里找到答案。他经常对研究生说,作学术就是一场赛跑,有的人一开始跑得很快,但是跑一段就不跑了,这样的话,学问也就停止成长了;有些人一开始跑得不咋样,但他们一直在跑,跑得时间长了,自然也会赶上那些一度跑在前面的人。学术之路不管怎样漫长,只要跑,就有希望达到目的地。多年来,李宗刚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一方田园”,无时无刻不在与时俱进,始终保持着对学术高涨的热忱,奔跑在文学研究的最前沿。“李宗刚在学术探究征程上,总是孜孜不倦地进击和追求,越是遇到难题越是敢于攻关,表现出一种不怕啃硬骨头、勇于啃硬骨头的治学精神”,这也是最打动朱德发先生的精神所在。
艰难的学术蝶变
2011年,李宗刚迎来新的转折点——工作调动,他从文学院调入文科学报编辑部工作。从此以后,他由单纯的文学院教授转变为学报主编和文学院教授的双重身份,肩负编好学报、教好学生、搞好学术研究的多重任务。这种双重身份在给李宗刚带来新的血液和动力的同时,无形之中也使他肩上的担子更加沉重。学报工作繁重的时候,研究生助理经常在夜里一两点收到他发过来的已经改好需要核对引文的邮件。学报每一期的每一篇文章,他都会带领编辑部同仁和研究生助理多次阅读、审阅和校对。他总是告诫大家:在现实浮躁的学术氛围下,很多学者撰写的论文在引用他人的话语时,几乎是“凡引必错”。因此,学报的每篇文章的校对少则七八遍,多则十几遍。 从每一句话和每一个字,到每一处引文和注释,他都“锱铢必较”,精益求精。深知编辑的责任和使命,李宗刚像一名永不疲惫的勇士一样,始终精神抖擞、目光如炬,所有用稿从一校到最后定稿,这期间的每一遍校对、每一次的修改的清样原稿都被他收集在一起,装订成册,每一期大约能装订三四册,自2012年至今已有百余册,摆满了三个五层高的书架。这一捆捆的修改稿,是他严谨的学术态度的象征,更是《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近几年之所以突飞猛进、大踏步前进发展的见证:学报在2013年的复印资料转载率和转载量中名列全国高校学报第12名;近5年来学报在复印资料的转载率排名连续稳定在全国高校学报第50名左右。2017年,学报成功进入CSSCI来源期刊扩展版。2018年,学报重新返回中文核心期刊行列。
学报7年,也是李宗刚学术生命最旺盛、学术思想最纯熟、学术成果最丰厚的7年。学报工作的繁重并没有削减李宗刚对学术的追求和超强的创作,他像超人一样,永不停歇地创作着、耕耘着,这种精神可以说是令人震撼的。在治学上,他把自己所有的时间都投入到学术中,是一个真正扑下身子真抓实干的学者。他之所以在最近几年里能够在学界声名鹊起,与他集中精力投入学术研究有很大关系。作为一个人文学者,其实自由选择的时间很多,但李宗刚常年坚持坐班工作,而且向搞化学实验研究的老师看齐,常常加班加点到深夜,暑假、寒假从不休息,坚持每天到学报编辑部办公室办公。正是这种兢兢业业、踏实肯干的务实精神,才使得李宗刚能够不断攻克学术上的难关,发表了多篇高质量的学术文章,在学术界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李宗刚从事学术研究20多年,尤其是近5来,相继完成的著作有7部,共计240万字。其中,公开出版的有《新式教育与五四文学的发生》(齐鲁书社2006年版,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12年版[中国台湾繁体版])、《中国当代文学史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中国现代文学史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父权缺失与五四文学的发生》(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行走于文学边缘》(山东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等著作5部;已经完成的两部书稿分别是《民国教育体制与中国现代文学》和《跨界的文学对话》。在《文学评论》《文史哲》《清华大学学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等期刊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校文科学术文摘》《中国文学年鉴》以及“报刊复印资料”等转载的论文30余篇;曾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4项;独立主持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其中1项被评为优秀等级)、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等课题3项。他参与的研究成果曾经获得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一项、第五届山东省刘勰文艺评论奖一项。在这些成绩背后,我们所看到的是具有超人精神的李宗刚——他以办公室为家,以一种奔跑的姿态始终向前奔跑,真正把学术融入生命!
艰难的学术定位
“耕好自己的地”,这是李宗刚时常对研究生讲的话,也是他自己一直以来恪守的原则。他把中国文学的转换研究作为切入点,然后逐渐地聚焦于五四文学的发生学研究上,最后定位于文学教育研究。
李宗刚学术研究领域涉猎广阔又独具特色。他从中国文学的转型研究这样宏观的命题着眼,逐渐地找寻到了五四文学发生学研究这一根本点。五四文学的发生又与新式教育密不可分,于是,他逐渐形成了从教育视角来审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独特视阈,这一成果便是他的博士论文《新式教育与五四文学的发生》。随着对五四文学发生学研究的深入,他又发现了父权缺失与五四文学发生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因果关系,并围绕着这一方向撰写了十几篇研究论文,其中有的研究论文成为《新华文摘》的封面文章。从新式教育审视五四文学发生出发,李宗刚又进一步拓展视野,把学术研究的目光聚焦到民国教育体制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上,这一研究得到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资助,在结题中获得了优秀等级。在完成中国现代文学的教育视角透视之后,他又把目光投向了共和国教育与中国当代文学这一新的研究领域。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他的这一研究再次得到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资助。从文学教育的维度出发,李宗刚的系列研究论文,均对既有的研究对象有了新的阐释,如他对鲁迅的文学教育的研究成果,得到了《文学评论》《清华大学学报》等国内优秀期刊编辑的青睐。经过多年的耕耘,李宗刚的民国文学教育研究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攻克了一些学术难题,其标志性成果《父权缺失与五四文学的发生》进入中国当代学术史的重要载体《中国文学年鉴2015》,这使他成为国内关于民国文学教育研究领域中具有相当学术影响力的优秀学者。
李宗刚不仅注重自我学术研究的定位,而且还注重培育研究生从事文学教育的兴趣。他指导的研究生便有不少人选择了这个课题的研究。李宗刚将民国时期的文学教育研究分为不同年代下的不同地域、不同学校的研究,并将这些学术的新发现点作为研究生论文选题的主要开展范围,逐渐形成一定的规模。尤其是在山东文学教育研究的领域,可以说已经有了阶段性成果,他指导的硕士生合作撰写《民国时期山东文学教育研究》即将出版。他的博士研究生金星则选取了华北联合大学的文艺教育与文学活动研究作为研究对象,其博士论文在外审时,三个外审专家均打出了A的成绩。
李宗刚的学术研究之所以能够获得顺利提升,与他重视史料有着密切关系。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学术界把其学术研究的基点置于社会思想解放这一平台之上,重视的是对既有历史的再阐释,并在再阐释中灌注属于作者自己的独立思考。当思想解放大潮过后,学术最终还得重新回归于学术本体,这便是学术研究注重对史料的发掘与整理。尽管李宗刚深受80年代的思想解放的影响,在其学术起步阶段的学术研究中重视阐释,但在进入新世纪之后,他开始重视史料的搜集与整理,并相继出版了5本资料汇编,这便是《炮声与弦歌——国统区校园文学文献史料辑》(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34.7万字)、《杨振声文献史料汇编》(李宗刚、谢慧聪编,山东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44万字)、《杨振声研究资料选编》(李宗刚、谢慧聪编,山东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49万字)、《郭澄清研究资料》,山东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字数50万字)、《新世纪以来学术期刊理论研究资料》(李宗刚、孙昕光编,山东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50余万字)。其中,关于杨振声的文献史料汇编和研究资料选编,在学术界产生了较大的反响。陈子善在其主编的《现代中文学刊》2017年第4期封三上,以《山东人民出版社推出杨振声研究新著》为题专门刊出了这两本书的书影及介绍。李浴洋在《中国图书评论》2017年第1期评述2016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著作时,特别提及了关于杨振声的这两本研究资料。李钧等人在《潍坊学院学报》2017年第3期上撰文指出,杨振声研究系列资料的出版,使杨振声重回人们的视野,改变了文学史上对杨振声作品自1987年以来重复汇编的现状,填补了文学史上对杨振声研究资料尚属空白的现状,首次对散落各处的有关杨振声创作的文章、有关杨振声评论文章的搜集、整理、校对与汇编,是对杨振声研究的基础性成果;同时,我们在众多的评论文章中可以清晰地把握杨振声其人其形其性其文其事,并对民国时期新文学在大学里的传播与发展、西南联大时期新文学的成熟等方面,起到了或直接或间接的作用,也为文学教育在大学里的发展留下了广袤的思考空间,其文学史、教育史和学术史价值自不待言。南京师范大学杨洪承教授则认为“汇集编得很用心,很得体,对后来研究者大有益,做了一件体制内不看好,但却功德无量的学术积累工作”。中国社会科学院董炳月研究员对此书更是给予了高度评价。
艰难的学术传承
李宗刚不仅注重学术研究,而且还注重学术传承。他作为国家级首届教学名师朱德发先生的博士研究生,其思想和情感深受朱德发先生的影响。朱德发先生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注重学术的代际传承这一优秀的传统,在李宗刚那里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尤其让李宗刚感动的是,他所在的学科本身便犹如一个使人不断奋进的竞技场,大家相互鼓励,相互支持,共同提高。对此,李宗刚特别提及《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原副主编翟德耀编审,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魏建教授在他的学术成长中作出的卓越贡献,认为自己的点滴成绩都是站在诸多学术大家的肩膀上取得的。因此,他把学术研究和培养学生放在了同样重要的地位。因教学成绩突出,他曾经3次荣获山东师范大学研究生优秀教学奖;2017年,他带领的博士生团队获得山东师范大学首届“五导”卓越导学团队。李宗刚以他对学术生命般的热爱、激情,超人般的毅力和精神,秉承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传承使命,不断地灌溉着师门的每一位求学的小树苗。经他指导的学生多数成功考博继续深造,其中不乏有北京大学、南京大学这样的名校。他指导的研究生获得国家奖学金便有7人之多。2018年,他又被评为山东师范大学2018年度“十佳教师”等荣誉称号。
学术传承离不开“精神导师”的引领。李宗刚虽身兼学报主编的重任,繁杂琐事多,但是也没有荒废教书育人的本领。他同时担任本科生“电影欣赏与解读”的公共选修课、新闻与传媒学院电影学硕士生导师、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的硕士生导师以及博士生导师的教学工作。
“精神导师以其开阔的文化胸襟、宽广的人文情怀、严谨的科学态度,深刻地影响到五四文学创建主体精神世界的建构,极大地释放了五四文学创建主体被压抑的创造潜力,促成他们个性自由自在的发展。”李宗刚在《精神导师与五四文学的发生》中是这样说的,在现实的研究生教育中更是这样做的。他带的研究生较多,为此,他定期组织“读书会”。在读书会上,李宗刚不仅在学习上为研究生解疑答惑、与研究生侃侃而谈,更是在生活中嘘寒问暖。李宗刚是忙碌的,他对学术、对工作、对学生永远都是热情高涨。他把自己的精力一分为三:一份用在学报的发展上,一份用在教学上,还有一份用在科研中。虽然它们不会孤立地存在,但是每一份责任对他来说都是全力以赴。为了防止自己在办公时分心,他工作的那台电脑从来不连接网络,甚至到现在还用着诺基亚最原始的只能接打电话的手机,在自己的办公桌前有时一坐就是大半天,旁边除了各种文件,还有下一期要校对审核的学报稿件、要上课的课程表以及自己的写作计划……无论何时,学生去找他谈论文、谈学习,总能在办公室找到他忙碌着的身影。
李宗刚就是这样以一己之力“润物细无声”地感染着周围的同事、朋友和他的学生们。他把这些精神力量和学术经验传递给了身边的人,精心培育着一代又一代的学生,让每一位与他接触的人都如沐春风。在他身上我们感受到的不仅仅是一个精神导师的可贵品质,更是一代人为学术、为教育事业努力拼搏的精神!在山东师范大学这片肥沃的土壤上,在学报、文学院和新闻传媒学院的广阔平台上,李宗刚带领着他的硕士生、博士生团队,披荆斩棘,勇于探索的精神,正是他所在的山东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国家重点学科一直以来传承着的人文精神。
编辑:向玉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