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8日 | 作者:李宗刚 |  点击数: |

朱德发(1934-2018),男,山东蓬莱(今属烟台市)人。1951至1960年,在蓬莱从事教育工作;1960年,入曲阜师范学院(今曲阜师范大学)中文系学习;1964年大学毕业后,被分配至山东师范学院(今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从事中国现代文学专业的教学与研究工作。1985年晋升为副教授,同时开始指导硕士研究生;1987年破格晋升为教授;1992年,被苏州大学聘为兼职教授;1994年,被南京大学聘为教授;1995年,被苏州大学聘为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1998年,被山东师范大学聘为博士研究生导师。

朱德发先生曾任山东师范大学语言文学研究所所长兼中文系副主任、山东师范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副主任、《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委会副主任、山东省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山东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会长、山东省茅盾研究会会长、山东省比较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山东省华夏文化促进会副会长、山东省作家协会主席团成员等。他于1988年、1995年两度被评为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992年被批准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3年获得由曾宪梓教育基金会颁发的高等师范院校教师奖二等奖,2003年获得由教育部评选的“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这是山东省省属高校第一个获此殊荣的教师,2008年荣获山东省社会科学突出贡献奖,2009年被聘为山东师范大学国家重点学科资深教授。

朱德发先生著述甚丰,亦富有创新性,堪为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学术发展的真实写照。他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等重要学术期刊上的论文多达200余篇,不仅数量多,而且影响大。从1979年参与编写《中国现代文学史》(山东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起,他以不同形式出版的著作共计40余部。

朱德发先生的学术成果先后获得省部级优秀科研成果奖和文艺评论奖近30项。其中,教育部优秀科研成果(人文社科类)二等奖3项,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4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4项。此外,获有山东省文艺评论奖、山东省刘勰文艺评论奖、山东省泰山文艺奖等多种省级奖项。

从小学讲台到大学讲坛

1934年,朱德发先生出生在山东蓬莱一个依山傍水的小村里。这里的地域文化独特且深厚,那些自古流传的神话故事、民间传说,滋润着他那颗套缚着人生重轭的心,使其在土地之外幻想着那个“八仙过海”的美妙境界,渴求在“各显神通”中实现自我价值。

朱德发先生在动荡的年代、艰苦的岁月中读完小学,并在1951年有幸成为一名小学教师。在任教期间,朱德发先生凭着一股不甘人后的犟劲,硬是在较短的时间里,修完了中师的课程,成了业务上的骨干。他先是任“完小”的教导主任,继而又任“完小”的校长,后到县教育局教研室任教研员。得益于丰富文化的滋养与现实生活的历练,朱德发先生在此期间完成了自己原初性格的铸造:开阔的胸怀、浪漫的气质、豪放的性格和激荡的生命热情。

1960年,朱德发先生以调干生的身份考入曲阜师范学院。在曲阜师范学院就读的四年里,他在知识的海洋里如饥似渴地汲取营养,并逐步将研究兴趣定位于中国现代文学。毕业后,他因成绩优异而被选派到当时的山东师范学院中文系任教。

“文革”结束后,朱德发先生以炽烈的激情、蓬勃的生命力拥抱着风和日丽的春天。此时,朱德发先生一直与家人分居两地。在完全属于自己的那间斗室里,他为了探寻现代文学发展历史的本来面目,闭门谢客,逐浪于文学的历史长河中:白天,除了完成教学任务以外,就整日泡在图书馆、阅览室里,查阅发黄的历史资料;晚上,便将自己反锁在房内,认真研读,直到深夜。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他不仅改写了自己过去的全部讲稿,而且积累了大量的原始资料,为迎接学术的春天而作了充分的精神和知识上的准备。

1980年代初,朱德发先生

在充分积累和潜心研读的基础上,朱德发先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潜心于五四文学的研究。他以《五四文学初探》(山东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引起学界的极大关注,一时成为五四文学研究领域执时学界之牛耳的风云人物。此后,朱德发先生出版的具有影响力的著作还有:《茅盾前期文学思想散论》(朱德发、阿岩、翟德耀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该成果于1986年1月获1983-1985年山东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中国现代文学史教程》(冯光廉、朱德发、查国华、姚健、韩之友、蒋心焕编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该成果于1986年1月获1983-1985年山东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中国五四文学史》(山东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朱德发、蒋心焕、陈振国主编,明天出版社1989年版。该成果于1991年2月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作为具有独立追求的思想者,朱德发先生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又吸纳了现代文化,逐渐涵养了学术研究上的启蒙情怀。朱德发先生从事学术研究,并不是一味地读死书、死读书,而是将其作为个人思想的外化形式,这使他成为一个具有独立思想追求的学者。从这种意义上说,我们把他称为思想家也不过分。朱德发先生的思想,得益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启蒙并逐步形成了独特的思想体系,那就是以人道主义为本位、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核心、以实事求是为旨归、以现实问题为鹄的的思想体系。在20世纪80年代前后,朱德发先生之所以能够顺应时代思想解放之大潮,并在五四文学研究上有所突破,就是因其受到了这种思想的驱动并凭借这种思想的支撑。其早期撰写的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学术著作,如《五四文学初探》《茅盾前期文学思想散论》,对五四文学和文化研究中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原则、重要学术命题和著名历史人物,率先作出了客观、公正和科学的评价与研究,得学界创新风气之先,产生了巨大反响,开辟了中国五四文学和文化研究的崭新局面。对此,学者孙昌熙、魏建联袂撰文,对之作出高度评价,认为这是“现代文学研究的新收获”“其要旨在于解决五四文学研究中的一些重点和疑点问题”,而“该书的主要价值,正在于它对这些重点和疑点的突破”。这一系列富有创新性的思想,曾引起巨大的社会反响,甚至还一度受到一些质疑,而历史的实践证明,朱德发先生正是据此参与并引领了改革开放初期的思想解放运动,成为历史发展链条中无法被忽视的重要人物。

朱德发先生的学术研究最早是从五四文学研究实现自我突破,后逐渐拓展到20世纪40年代中国文学。他在20世纪80年代初完成的《五四文学初探》《茅盾前期文学思想散论》,为他80年代中期撰写五四文学史奠定了基础。1982年,朱德发先生接受出版社邀请并被田仲济先生认可,开始修改《中国抗战文艺史》。领受这一重要任务后,朱德发先生夜以继日地工作着,“全部增订稿很快地出来了”。 他将8万多字的原著修订、扩写到33万字。对此,田仲济先生认为,1984年出版的《中国抗战文艺史》“是两人共同的东西了,这个劳动是应该感谢的”。至于朱德发先生“代改”后的书稿,更是深得田仲济先生赞赏:“以本人的新观点充实他人的旧观点,这是极为奇妙的、极为得人心的,也是最适宜的办法,不能不说这是妙笔。”而这次“代改”,也为朱德发先生撰写《中国五四文学史》作了很好的预演。

朱德发先生于1986年出版的《中国五四文学史》是关于五四文学的第一部断代史。该书出版后,被学术界认为是“五四文学研究的新成果,是现代文学研究领域里新的突破”。即便时过境迁,该书也依然被同行认为是“通过大量原始史料的搜集、发掘、整理,运用历时性与共时性双向考察的研究方式,探讨了五四文学运动的来龙去脉与演变轨迹,宏观视野开阔,微观考察精微,使得新时期第一部断代史一问世便起点较高,引人注目”。该书的出版为朱德发先生赢得了广泛的学术声誉,也奠定了他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界作为一个“真学者”和文学史家的显赫地位。这一具有开拓性的研究成果先于1988年2月获1985-1987年山东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后于1995年12月获全国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此外,朱德发等人编写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新编》还于1989年12月获1987-1988年山东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其独撰的《论茅盾“五卅”前后的无产阶级文学观》于1984年9月获1981-1983年山东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由此受到了学术界的特别关注和好评。

这一阶段,朱德发先生的学术研究成果相继发表在国内文学研究的重要期刊上,其中就有刊发在中国文学研究领域的著名刊物《文学评论》上的《文学研究会“为人生”文学观的基本特征》(1984年第6期)。此外,他还在《文学评论丛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等重要期刊上发表了一系列具有学术影响力的论文。

学术之舟开始扬帆远航的朱德发先生,一方面,他继续着自己的学术研究,不断实现着自我超越,并成为本学科同龄人中最早担任教授的学者;另一方面,他还为整个学科的提升和发展殚精竭虑,并于1987年成为山东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学科带头人。

寻灯“五四”,著作等身

20世纪90年代后朱德发先生的学术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的关注思想研究向兼顾文学本体研究和文学主体研究转型,代表性成果是在《文学评论》上发表的《评判与建构——新文学史研究主体思维的沉思》(1993年第1期)、《新文学流派研究的社会学方法》(1996年第4期)、《中国文学:由古典走向现代》(1997年第5期。该成果于1998年获山东省刘勰文艺评论奖),以及在《中国社会科学》上发表的《五四文学文体新论》(与张光芒合撰,1999年第5期。该成果于2000年12月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和《论四十年代中国文学的世界化与民族化》(2002年第6期。该成果于2004年3月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文章。

朱德发著作书影

在20世纪90年代,朱德发先生先后出版的代表性著作有:《中国现代纪游文学史》(朱德发主编,山东友谊出版社1990年版。该成果于1992年12月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爱河溯舟——中国情爱文学史论》(朱德发、谭贻楚、张清华著,天津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成果于1992年获山东省文艺评论奖)、《20世纪中国文学流派论纲》(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该成果于1994年12月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于1998年12月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第二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中国山水诗论稿》(朱德发主编,山东友谊出版社1994年版。该成果于1996年12月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五四文学新论》(山东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主体思维与文学史观》(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该成果于1998年12月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20世纪90年代前期,朱德发先生著述颇丰,其中的代表性著作有其主编的《中国现代纪游文学史》和与人合撰的《爱河溯舟——中国情爱文学史论》。在专家看来,《中国现代纪游文学史》的出现“标志着这一课题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一门元学科的诞生,因为我们从书中读出了一门学科的容量、价值和逻辑体系。它结束了以往对这一课题的局部研究阶段而上升到整体研究阶段,结束了以往那种现象评论而上升为历史科学”。而《爱河溯舟——中国情爱文学史论》这部近40万字的著作,则以历史的、文化的、哲学的、伦理的、民俗的、心理的诸多视角,对中国文学从远古到当代的几千年发展历史中的情爱现象进行了系统的考察和评述。该专著被认为“首次疏通了三千年爱河”,并“突破了传统文学史观念,开拓了文学史写作的新路子”,它“既历时性地探索并描述我国情爱文学从古到今的数千年的演变历程及其发展阶段的基本特征,又共时性地揭示并论证中国情爱文学的总体特征及其规律,在史论两方面,见出历史纵深感,见出理论深刻性。这确实是一个新颖的构想”。朱德发先生的这些著作不仅填补了中国文学史研究的空白,而且标志着他已经完成了新的自我突破,实现了由现代中国文学学者向中国文学学者的转变,为其后来以历史视角来审视20世纪中国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参照。《20世纪中国文学流派论纲》便是这种思维发展的一个标志。该书对20世纪中国文学流派的发展作了精到的叙述与辨析,舍弃了割裂、孤立的静态考察,代之以整体化的动态观照,对近百年来各文学流派的特质、形态和运行机制都作了相当细致、客观的梳理和评判。其吞吐世纪文学风云时所展现出来的举重若轻的从容性,给人以恢宏的历史纵深感。这标志着朱德发先生的文学史研究已经从断代史研究向20世纪中国文学史研究挺进。

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朱德发先生亲身经历了现代文学史研究变化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其间的风风雨雨、喜忧得失,于他无不有切肤之感。在此基础上,他又把思维拓展到了对文学史研究者和书写者的主体思维及文学史理论的探讨上,并从哲学的高度来建构中国现代文学史学,由此完成了学术上的自我超越。这方面的代表作是《主体思维与文学史观》,学界认为,该著作“从研究者主体思维的调整入手来探索未来文学史的编写,无疑是抓住了新文学史学的一个中心问题,它不仅对新文学史学的学科创设与完善具有一定的理论贡献,而且对文学史研究者站在世纪之交的时代高度对中国现代文学史进行反思与总结,也会提供较为切实的指导意义”。

朱德发先生的全部学术成果及其奖项,都渗透了他作为人文学科学者所具有的理性精神和人文意识,流溢着由自我独立思考而产生的中国现代文化建设的光彩,成为衔接五四精神的又一文化链条。

朱德发先生极其重视学科建设。从1987年到2003年,他作为山东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学科带头人,始终将学科建设作为头等大事来抓,注重为青年学者搭建学术发展的平台,助力青年学者的学术研究不断跃上一个个新台阶。1991,山东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被山东省批准为省级重点建设学科;1998年,该校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被国家学位委员会批准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博士学位授权点;2001年,该校的这一学科又被山东省批准为“十五”省级强化建设重点学科;2003年,朱德发先生作为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的学术带头人,又实现了博士后流动站零的突破。这一切都表明,山东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的整体学术水平在以朱德发先生为代表的第二代学者的带领下,已步入了国内同学科中的先进行列;2007年,该学科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这也是山东省省属高校文科至今唯一的国家重点学科。

朱德发先生在注重学科建设的同时,还非常重视教材建设和教学改革,并因此受到了好评。就教材建设而言,朱德发先生先后参编和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教材达10多部。就其教学成果所获奖项而言,1990年,“更新观念是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学研究项目(朱德发、蒋心焕、韩之友等)获得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991年,“把社会主义政治方向作为培养合格研究生的灵魂”教学研究项目获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01年,“以教材建设为龙头,全面带动中国现代文学史教学改革的深入”教学研究项目(朱德发、魏建、李掖平、张光芒)分别获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和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2003年,朱德发先生获得教学名师奖

2003年,在朱德发先生获得“国家级教学名师奖”之后,山东师范大学专门举办了“庆祝朱德发教授从教50周年暨荣获‘国家级教学名师奖’座谈会”,著名学者曾繁仁、范伯群、魏绍馨等参加了会议。时任山东省委副书记王修智出席会议,专门向朱德发先生赠送了鲜花,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感谢朱德发先生为山东省的教育事业作出的卓越贡献。朱德发先生在座谈会上也作了富有激情的演说,他说:“‘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我个人能有今天的荣誉,要感谢各级领导和各届朋友的支持和关心,感谢时代为我提供的机遇和条件。‘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改革开放的大好时代,为学术研究上的‘百家争鸣’创造了难得的机遇,而新时期的政策更是确保了我在学术追求与创新中源源不断地

获得动能。在我的不少获奖证书上,乃至‘国家级教学名师’的荣誉称号中,都镌刻着或蕴含着这些‘无名英雄’的业绩。对于我个人来说,评上‘国家级教学名师’并不意味着给我的文学研究事业画上了句号,恰恰相反,它进一步激活了我的政治生命、教育生命和学术生命,进一步坚定了我‘生命不息追求不止’的信念和意志。”本次座谈会之后,《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以《朱德发教授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为题刊发了四篇笔谈,高度评价了朱德发先生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中作出的杰出贡献。

名师,名家,名垂青史

2003年以后,朱德发先生从学科带头人岗位上退了下来,可其学术研究不但未随其年龄的增长而衰退,反而随其阅历的增加和思考的深入而进入了“逆生长”时期。在这段金色的岁月里,他在《中国社会科学》上又发表了学术论文《现代中国文学史重构的价值评估体系》(2008年第6期。该成果于2011年获山东省泰山文艺奖,于2016年10月获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颁发的第四届王瑶学术奖优秀论文奖);除此之外,他在《文学评论》上也先后发表了4篇文章:《现代理性话语:茅盾“人的文学”观念建构》(2001年第5期。该成果于2002年12月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齐鲁文化与现代中国文学关系的沉思》(2005年第1期。该成果于2007年7月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评倪婷婷<“五四”作家的文化心理>》(2007年第2期)、《现代中国文学研究三十年》(2008年第4期)、《评黄修己<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第三版)》(2010年第1期)。从1995年到2018年,朱德发先生发表的、仅为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的论文,便有29篇之多。

朱德发先生在这一时期,出版的代表性著作有:《跨进新世纪的历程——中国文学由古典向现代转换》(朱德发主编,明天出版社2000年版。该成果于2001年12月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评判与建构:现代中国文学史学》(朱德发、贾振勇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世界化视野中的现代中国文学》(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该成果于2004年获山东省刘勰文艺评论奖)、《20世纪中国文学理性精神》(朱德发等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该成果于2005年4月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穿越现代文学多维时空》(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该成果于2005年获齐鲁文学奖中的全优秀文学评论[理论]奖)、《现代中国文学英雄叙事论稿》(朱德发等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该成果于2008年获山东省刘勰文艺评论奖)、《朱德发序评集》(山东电子音像出版社2006年版)、《思维的飞翔》(山东友谊出版社2009年版)、《现代文学史书写的理论探索》(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现代中国文学通鉴(1900-2010)》(朱德发、魏建主编,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该成果于2015年8月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于2015年12月获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朱德发文集》(十卷)(山东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为大中华 造新文学——胡适与现代文化暨白话文学》(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现代中国文学新探》(山东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等。

这一时期的《跨进新世纪的历程——中国文学由古典向现代转换》《世界化视野中的现代中国文学》《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理性精神》《现代中国文学英雄叙事论稿》等著作,则可以被视为朱德发先生在反思的基础上建构新的文学研究格局的结果。作为具有人文情怀的文学史家,朱德发先生矢志于真理的探索,以“同情之理解”的方式,把作家作品及其文学流派投入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加以透视。这些著作或从历史发展的轨迹中勘探中国文学演变的规律性;或在世界化的视野中重新阐释现代中国文学所包孕的深厚文化底蕴;或以理性的眼光来审视20世纪中国文学所具有的理性精神;或从仰慕英雄的情结出发,对现代中国文学的英雄叙事进行爬梳……都抉发了现代中国文学发展的内在规律,承载了他作为文学史家的人文情怀。

2008年3月,朱德发在学术研讨会上发言

朱德发先生历时四十余年,矢志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和文学史的建构,为该学科的建设做出了独特贡献,获得了学界的高度评价。20世纪80年代以来,朱德发先生作为文学史家,其突出贡献还表现在对文学史的不断重写上,从而不仅呼应了“重写文学史”这一潮流,还以具体实践使这一理论得以深化。他主编了《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实用教程》等多部文学史,这些文学史不但实现了对前人撰写的文学史的超越,也实现了对其本人先前编著的文学史的升华。其文学史书写所呈现出来的“守成与出新的统一,繁富与精简的统一,厚重与实用的统一”等学术品格,被认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教材编写的新趋向。

朱德发先生提出“现代中国文学”命题后,他又与魏建先生一起组织了大型学术著作《现代中国文学通鉴(1900-2010)》的撰写工作。该书以200万字的篇幅,对现代中国文学进行了细致的梳理与翔实的呈现,在学术界产生了较大反响,并获得高校科研成果奖二等奖。由于把学术研究作为自我人生价值实现的一种方式,并将现代中国文学研究措置于现代中国文化建构的基点上,故而朱德发先生在做研究时既能入乎其中又出乎其外,在建构与解读现代中国文学的过程中,将自己对中国文化建设的深入思考倾注其中朱德发先生的这种学术品格即便在其主编的文学史中,也时时得到了贯彻与落实。

朱德发先生敢于在历史的关键节点上立于时代之潮头,这既是其“真学者”风骨的鲜明体现,也是其“文化英雄”情结的自然外化。朱德发先生与鲁迅先生一样,都有“启蒙”的文化情结,也都有“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美好憧憬,因此,在21世纪之初,他专门梳理了现代中国文学中“英雄叙事”的发展脉络,并把这种情怀传递给自己所指导的研究生,使《现代中国文学英雄叙事论稿》一书得以诞生。

人到暮年,朱德发先生依然没有一丝“人生秋意”,而是继续高扬其自我独立的学术追求,对学术界的诸多热点问题大胆地质疑、小心地论证。如他的《质疑“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以文学史举证》,便是站在独立的文化立场上,对人们彼时崇信的西方话语做了大胆的质疑,后荣获《当代作家评论》2015年度优秀论文奖。

朱德发先生的现代中国文学研究从五四文学研究出发,然后又落足于五四文学研究,完成了学术人生自我辩证的否定之否定,这恰是其作为一个思想者,在治学之路上不断精进的真实写照。他在晚年对胡适产生了浓厚的学术兴趣,相继撰写了一系列富有创见的论文,并于2016年结集为《为大中华 造新文学——胡适与现代文化暨白话文学》出版。该书既是他对研究对象的学术观照与学术阐释,也是他借助研究对象来建构自我学术理想的实践活动,寄托了朱德发先生“为大中华造新文学”的人文理想。至于他在生命即将走向尽头的前数月所撰写的《重探郭沫若诗集<女神>的人类性审美特征》,更是蕴含了他本人对学术和生命的深邃思考:通过回归自由创造的人生境界,发掘出个体性生命体验与人类性审美特征之间的

内在精神联系,进而彰显了他作为具有独立精神的思想者的特有风采。

朱德发先生不仅是一个真学者,而且还是一个“知行合一”的教育家。他于1951年从事基础教育工作,后来在大学执教50余年,先后为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授课,并指导博士后。其间,他亲自指导的博士生有34名,聆听过其“文学史理论”这门课程的博士生则有百余人。从1999年到2017年,他给博士研究生完整讲授学位课程,其授课的课时难以统计。他不仅注重强化学科建设,培养了众多优秀的学者、批评家和多诸多行业中的栋梁之才,还形成了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在学科建设、学生培养、教学改革深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质量提高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优异的成绩。

长期以来,朱德发先生始终坚持为博士研究生开设专业课程,用自己的生命激情点燃了无数青年学子追求真理的生命火把,使得学术的薪火在代际传承中愈燃愈旺。朱德发先生高度重视学生培养,他指导的研究生的基础并不都是最好的,但他不看重学生的出身与背景,更没有什么门户之见。在他眼里,每个学生都是有“两把刷子”的,每个学生都有着不可估量的发展潜质。正是基于这一认识,他注重培养学生高远的学术志向和坚定的学术自信,从而使学生自觉地确立起自我主体性,为研究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朱德发先生的精心培育下,他指导的研究生已经成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界不可忽视的一支队伍,对此,学界有“朱家军”一说。据不完全统计,朱德发先生指导的研究生中,已经成为博士生导师的便多达10人,还有1人成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2014年9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中国现代文学馆、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联合举办了“朱德发及山师学术团队与现代中国文学研究”学术研讨会;《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也于2015年第3期推出了一组五篇文章,对朱德发先生的治学精神、师者风范以及其取得的卓越成就给予高度评价。

朱德发先生一生潜心于现代中国文学研究和教学,取得了骄人的学术成就和教学成绩,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界的“常青树”、全国学术“劳模”,创造了“逆成长”的人生奇迹: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他始终是站在中国现代文学学术前沿的领军人物。他80多岁依然笔耕不辍,住院前40天还完成了富有睿识与激情的长篇学术论文,住院前10天,还抱病参加了鲁迅研究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并作了大会主旨发言!这恰好印证了笔者在1996年撰写的《永远的绿色》一文中对朱德发先生学术人生的素描:“生命历程中展示着郁郁葱葱的绿色,又盛开出丛丛的鲜花,结出累累硕果,已经步入花甲之年的朱德发教授,仍然没有一丝的人生秋意。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的是那大海般的永不停歇的生命涌动,是那永远都勃发着的生命绿色,是那永不满足于一种绽放姿势的生命之花,是那永远力图超越自我的生命之魂。”

2018年6月,朱德发先生最后一次参加学术研讨会

2018年7月12日,依然富有创造激情和人文情怀的朱德发先生的“逆生长”之路戛然而止,他的那颗坚强的心脏停止了跳动。2019年5月4日前夕,“朱德发五四青年学术奖”设立;2020年5月4日,首届“朱德发五四青年学术奖”评奖结束并向社会公布。

编辑:刘   阳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