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2020.10
2000年,我考入山东师大文学院中文系时,对所学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知之甚少,更缺乏学习兴趣。入学后,我久久走不出高考志愿没填报好的阴影之中,老想着通过自学跨专业考研。记得军训后不久,学院组织了一场报告会,要求我们大一新生都要去听。当时,我不太想去,但又怕挨批评,便很不情愿地去了。到了报告的地方,我找了后排一个很不起眼的座位猫了起来。主持人介绍报告主讲人时,我了解到要作报告的是学院的资深教授朱德发老师...
-
11
2020.09
支教一年,成为大学教师四年,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王勇满打满算也仅有五年的教学生涯。然而,在短短一年支教的时间里,他写下了1164封“家书”,从而走进了山沟沟里那些孩子的心里;在成为大学教师短短的四年里,他用文字书写学生的多彩青春,用镜头记录学生的花样年华,留下1100多篇“青春日记”,220多部“青春影像”。王勇老师用充满仪式感的教学,让学生成为青春的主角儿。“只要让学生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未来就有希望。”支...
-
04
2020.09
感谢我们相识,在我青春如火时。“所有的时光都是被辜负被浪费后,才能从记忆里将某一段拎出,拍拍上面沉积的灰尘,感叹它是最好的时光。”毕业十余年,回想起在山师大读书的四年光阴,才发现那是我最好的时光。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山东人,生在斯,长于斯。山东容貌、山东口音、山东性格成为我永远的山东烙印,随我浪迹天涯。每当走得更远、行得更深的时候,我总不忘回头找找那条回家的路,那条伴我高飞又引我思念的路。随着年...
-
01
2020.09
离开母校30多年,脑海里时常忆起同学师长的音容笑貌,回想起母校的一木一草,情感时常不能自已,思绪随之飞向远方。18岁离家赴校时,自己是一个连县城之外都没到过的农村娃娃。自己就读的中学,只有一座教学楼,却是自己眼里的大地方。别处的风景有多远?外面的世界有多大?时常一头雾水,对前途的理解仅仅是换一个农村户口;对远方的理解,仅仅是走出县城。就这样,高考之后的我,有幸与母校结缘。七个多小时的山路盘旋,终于...
-
31
2020.08
2020年,庚子年,是母校70周年校庆的年份,也是家父84周岁的本命年,我跟往年一样,从省城回县城陪父母过春节。因为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疫情,大家都居家隔离,不再走亲串友,倒是多出几天的时间在家陪老人唠嗑。父亲1959年考入山东师范学院中文系,转瞬已是60多年前的故事了。我1988年考入山东师范大学外文系,眨眼也是30多年了,2017年,我的女儿考入山师大附中,今年高中毕业。我的妻子也是山师校友,三代人与山师有缘,...
-
26
2020.08
适逢母校山东师范大学70周年庆,同学们热议,互相鼓励写点东西,以作纪念。1988年的山师,学生大多集中在文化东路的老校区,即山师本部。山师本部当时就有“花园校区”的美誉,一进北大门,迎面是毛主席的伟岸雕像,右手高举,饱含殷殷嘱托。记得当年我们校长在迎新大会上提出建立“万人大学”的目标,现在早已几个万了吧。我们还有个“山师北院”在济南北郊,临小清河,我们也称其“农场”,高中同学就有考入山师,但第一年...
-
25
2020.08
又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在积了七十层枫叶的路上畅想十月在苹果落地的时刻大学老师寄来风景阳光苹果笑声看到灯光里开出了一头白发一片思想正在发光在撂倒庄稼田埂上想起布满沟壑的父母前行身体下的泥土越发新鲜抓一把定能攥出油来明天会是一个疯长的日子黄河最平静的季节东方红广场阳光四射生命的歌者充满耀眼声音一个身躯已蓄积了热量 月圆时分遍布世界的桃李发来云聚祝福怀念那片充满青春的大地把心种在这里定会长出阳光十月回家原...
-
18
2020.08
2020年金秋十月,亲爱的母校山东师范大学将迎来她的七十华诞。我做为94级英语系的一名毕业生,在这四海八方山师人同庆之时,对母校、对培养过我的辅导员、老师格外感恩。在这个喜庆之时,祝天下山师校友平安健康、继往开来。2019年初夏时节,我有幸回到泉城济南。晨曦中醒来,我决定散步到山师校园。我走走停停,寻找着那些曾经占过位的教室,曾经排过队的食堂,曾经跑过步的操场。沐浴在晨光中,我恍然回到二十多年前接到山师...
-
14
2020.08
1988-1992年是我人生的仲春时节,气质清雅,花香氤氲。我伸出手去,那些隔了层层岁月纱幔的记忆,似乎已然遥不可及,但闭上双眼,它们依然可以从最深的心底瞬间浮现于最近的眼前,清晰如昨,鲜活无比。锤炼意志的腊山军训,丰富多样的文体活动,热力四射的周末舞会,名声在外的English Corner,伴着青春洋溢的欢声笑语,当然还有偶尔不请自来的、亦或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惆怅甚至淡淡忧伤,丰盈了我大学四年每一个朝暮晨昏,也写...
-
14
2020.08
我叫胡守川,是山东师范大学数学专业1976级学生。我们入学不久“文革”结束,继之而来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师重教的春风又吹回了校园,沐浴了课堂。在“把文革耽误的时间夺回来”口号的激励下,老师与学生们都在“用心地教、拼命地学”,一起与时间赛跑。感谢那时的母校,感激我们的老师们。在老师们的悉心安排与教导下,我们一边补习中学学业,一边学习高等数学知识。3年的艰苦学习奠定了我们数学专业较好的发展基础。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