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03日 | 作者:党委宣传部 |  点击数: |

2024年,山东师范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准确把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部署,深入学习贯彻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为实现“冲一流”目标厚植根基。为总结凝练工作经验,彰显学校改革发展成就,汇聚师生智慧力量,鼓舞干事创业士气,经学校党委同意,党委宣传部继续组织开展山东师范大学2024年度“十大新闻”评选活动。

在全校师生员工、广大校友和社会各界朋友的大力支持和热情参与下,山东师范大学2024年度“十大新闻”评选活动圆满结束。根据网络投票和专家评审,聚焦学校高质量发展,综合相关新闻事件的校内外影响力指数等因素,经学校研究同意,现将入选的山东师范大学2024年度“十大新闻”公布如下。

一、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校坚持党建业务双融共促,切实增强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新闻事件:

8月21日,学校举行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首场宣讲报告会,山东高校宣讲团成员、校党委书记冯继康为全校干部作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对全会精神作了系统讲解和深入阐释,就结合学校实际抓好全会精神贯彻落实提出具体要求。

新闻链接:http://www.qlshx.sdnu.edu.cn/info/10445/180064.htm

延伸阅读:

2024年,学校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系统抓好学习培训,举办干部学习班、学生培训班;广泛开展集中宣讲,组建全会精神宣讲团、“师韵金声”青年宣讲团,开展集中宣讲120余场;坚持把全会精神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和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推动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进一步强化理论武装,通过专题宣讲、校院联学等方式创新开展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每月编制《院级单位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指南》,列席旁听工作实现全覆盖。系统打造“干部大讲堂”“院长沙龙”等学习培训品牌,在全省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会议上作典型交流,凝聚起团结奋进的强大合力,4个教师党支部入选全国和全省高校“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入选数量位居省属本科高校第一位。共培育创建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2个,全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3个。大力推进党建工作品牌建设,开展“金种子”课堂,将大学生党建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不断开创学校事业发展新局面,学校在山东省本科高校高质量发展年度绩效考核中连续四年获第一名。

二、高标准高质量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学校坚持把纪律建设融入日常,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新闻事件:

4月15日,学校召开党委常委会会议暨党纪学习教育启动部署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传达中央和省委党纪学习教育会议精神,专题研究审议《关于在全校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的工作方案》。

新闻链接:http://www.qlshx.sdnu.edu.cn/info/10445/169594.htm

延伸阅读:

2024年,学校举办处级以上干部党纪学习教育读书班,组织413名基层党组织书记讲纪律党课,组织160名学生党支部书记参加全国高校学生党支部书记党纪学习教育专题网络培训班。面向全校9000余名党员开展党规党纪应知应会知识测试。召开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暨警示教育会,举办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历史陈列展,组织新提任年轻干部到省廉政教育馆开展现场教学。山东新闻联播、大众日报第一时间报道学校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做法。坚持把纪律建设融入日常,统筹开展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专项监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调研监督、一流学科建设助力护航重点监督,有力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精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严肃查处违纪行为,切实维护师生群众合法权益。凝练学校廉洁文化建设“一四四三”总体思路,持续加强廉洁文化研究中心建设,举办“廉政大讲堂”“青廉课堂”,开设“明心讲坛”,组织“敬廉崇洁”校园廉洁文化系列活动,涵育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良好育人环境。

三、召开学科建设推进会;学校聚力“811”学科建设,引领学科加快发展

新闻事件:

10月29日,山东师范大学学科建设推进会在千佛山校区举行。副省长邓云锋出席会议并讲话,要求学校扛牢主体责任,锚定建设标准,集全校之力“冲一流”;省直有关部门强化主动意识、协同意识、服务意识,切实做好政策、资金、人才一体支持、系统保障;省教育厅发挥好统筹协调作用,全力助推山东师范大学“双一流”建设。

新闻链接:http://www.qlshx.sdnu.edu.cn/info/10445/185074.htm

延伸阅读:

2024年,学校聚力“培养一流人才、打造一流师资队伍、产出一流科研成果、营建一流交流合作氛围、打造一流治理体系、建强一流师范特色”六大任务,奋力实现一流学科突破。在高等教育评价专业机构软科正式发布的“2024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跻身3%~7%区间,位于前4%,全国排名第12,较2023年提高6个位次;心理学学科跻身7%~12%区间,位于前9%,全国排名第9,较2023年提高2个位次。新增临床医学和农业科学两个ESI前1%学科,目前共有11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学校 在学位点申报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博士点数量位列省属高校并列首位。加强对外交流合作,举办儿童青少年发展国际学术会议、环境化学学科发展战略研讨会等高水平学术会议,进一步提升了学科的核心竞争力。

四、获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学校强化有组织科研,人文社科总体实力稳步提升

新闻事件:

7月,山东师范大学6项科研成果获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科)。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青年成果奖1项,获奖数量和层次居省属高校首位。这是学校继1995年获得该奖项首届一等奖之后,时隔近30年再次实现一等奖突破。

新闻链接:http://www.qlshx.sdnu.edu.cn/info/10445/179644.htm

延伸阅读:

2024年,学校获批各类国家级社科项目44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国家社科基金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2项、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单列学科项目2项、艺术基金项目5项,多个项目立项数量居全省首位,在师范类高校中名列前茅。获批山东省社科规划研究项目54项,立项数量居全省首位,比去年同比增长22.7%,创历史新高。学校智库中心入选中国智库索引(CTTI)来源智库。成立齐鲁文化与中华文明研究中心,聚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实现新突破。依托学校全环境立德树人山东省高校文科实验室和心理学科,成立山东省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中国高校人文社科发展报告2024》显示,学校人文社科发展实力赶超部分双一流大学,在全国124所师范类高校中位列第10位,获得A-等次。

五、顺利完成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学校坚持以评促建,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升

新闻事件:

6月5日,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专家意见交流会召开。专家组充分肯定了学校在本科教育教学领域深化改革取得的成绩,认为学校坚持党的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根齐鲁大地,彰显教师教育鲜明特色;落实学生中心,推进本科教学综合改革;强化创新创业,助力学生素质全面提升;聚力教师成长,健全教师多元评价体系。同时就审核评估中发现的主要问题,从加强队伍建设汇聚育人合力、强化专业人才培养服务发展战略等七个方面提出意见建议。

新闻链接:http://www.qlshx.sdnu.edu.cn/info/10445/175484.htm

延伸阅读:

2024年,学校实施人才培养提质行动,高度重视教育教学规范化管理,持续深化教学课堂改革,强化责任落实,切实做好迎评促建各项工作,扎实推进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新增第三批山东省一流本科课程30门,获第三批国家一流本科课程评审资格30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评审资格9门。1部教材入选新时代教育部重点马工程教材,实现学校重点马工程教材编写立项零的突破。9种教材获得国家级“十四五”本科规划教材评审推荐资格。获批专业特色学院、山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拔尖学生培养基地、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示范性实习(实训)基地12项,山东省普通本科高校重点领域教学改革试点项目1项、山东省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6项,山东省实验教学和教学实验室建设研究项目4项。成立山东省教育评价学会,持续构建和完善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形成良好的社会影响和示范效应。

六、获全国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一等奖;学校积极作为,主动服务和融入黄河重大国家战略

新闻事件:

5月26日至27日,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24年科学技术年会在湖北省武汉市召开,会上举行了“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会士”等荣誉证书颁发仪式。校长张建教授荣获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一等奖,并荣膺2024年度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会士荣誉称号。

新闻链接:http://www.qlshx.sdnu.edu.cn/info/10445/175074.htm

延伸阅读:

2024年,学校积极服务和融入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在服务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平台建设、科技创新,黄河文化研究,支持沿黄地市经济社会发展等领域取得了系列成果。山东省教育厅发文推广学校服务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经验做法。学校与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马长乐教授依托山东师范大学东营研究院入选黄河三角洲学者。张建教授研究成果在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沿线大规模应用,为我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水质安全保障与黄河流域下游生态保护修复提供了重要支撑,科技日报以《科技治污让“酱油湖”变身“生态湖”》为题作了典型报道。学校在山东省高校主动服务和融入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经验交流活动中作典型发言。

七、两位教师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表彰;学校锻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人才引育工作结硕果

新闻事件:

9月,在第40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联合对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及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学校高继文教授获评“全国优秀教师”、苗禾鸣同志获评“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

新闻链接:http://www.qlshx.sdnu.edu.cn/info/10445/181744.htm

延伸阅读:

2024年,学校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启动名家塑像工程,八位名家塑像落成。学校教师获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山东省优秀教师”“山东学校思政课教师年度人物”和“山东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等称号。11位学者入选2023年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在第七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决赛中,文学院教师张慧伦获文科组一等奖第二名。牢固树立人才引领发展战略,大力引才聚才育才用才,全职引育院士1人、国家级领军人才8人,其中,自主培育入选国家级领军人才项目2人,实现省属高校人文社科领域在此项目上零的突破。新增国家级青年人才7人;新增省部级重点人才工程人选40人,位居省属高校首位。获批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站,实现学校在此项目上零的突破;累计获批各级各类人才工程经费2760万元。

八、国家级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立项数创新高;学校完善科技创新体系,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展现新作为

新闻事件:

2024年,山东师范大学作为牵头单位共获批国家级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5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合作创新研究团队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联合基金重点项目2项。

新闻链接:http://www.qlshx.sdnu.edu.cn/info/10445/189974.htm

延伸阅读:

2024年,学校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各类项目60项,获批直接经费3912万元,经费较去年同期增长51.8%。其中学校作为牵头单位获批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合作创新研究团队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项目1项、重点项目1项、联合基金重点项目2项。学校通过组织实施科技创新攀登团队行动计划,5个领军人才团队和7个拔尖人才团队获批立项建设。团队成员以第一单位在PNAS、Nature Synthesis和Nature Communications等AII级顶级期刊发表论文11篇;获山东省科技奖10项。获批5个省重点实验室,其中3个为学校牵头组建。含氟功能膜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已提交实验室重组方案,并完成答辩。“功能化学品智能制造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顺利通过教育部评估;“分子与纳米探针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顺利通过教育部2024年度评估。“系统控制与智能技术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获批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

九、“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佳绩;学校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育人质量不断提升

新闻事件:

11月,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揭榜挂帅”专项赛终审决赛举行。山东师范大学共5项作品入围,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取得此专项赛的历史最好成绩。

新闻链接:http://www.qlshx.sdnu.edu.cn/info/10445/187474.htm

延伸阅读:

2024年,学校积极构建“5+2”协同育人体系,探索新时代“三全育人”背景下辅导员建设新路径,深入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擦亮“成长合伙人”心理育人品牌,开展四季帮扶专项资助活动,全年全时段关注学生健康成长。建立“校院领导—系部主任—辅导员—专业教师—学工队伍”就业工作指导机制,形成全校促就业、全员抓就业的浓厚氛围,首次获“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学(教)金”。举办“师大之春”校园文化系列活动,扎实推进“青马工程”,提升党团协同育人成效。实施博硕本携手登攀行动计划,发挥研究生朋辈示范和引领作用,开展学术科技节、导学文化节等思想引领活动,深化导学思政建设。健全大学生权益保障和诉求表达机制,推出“成长大礼包”青年学生成才系列服务,积极帮助有效解决实际问题,首获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在全国首届“浪潮杯”大学生新文科实践创新大赛中获得金奖2项;在第十届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中获一等奖5项;在第十七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中首次获得全国一等奖;在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中荣获全国一等奖6项、优秀组织奖7项,并荣获“年度重要贡献单位”;在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等国家级比赛中屡获佳绩。育人成效显著,5名校友荣获中国青年科技奖。

十、举行基础教育集团成立十周年创新发展大会;学校聚焦均衡发展,打造基础教育金字招牌

新闻事件:

10月28日,山东师大基础教育集团成立十周年创新发展大会举行。会上发布了《山东师大基础教育集团新十年行动方案》,集团将以成立十周年为新的起点,强化党建引领、坚持育人为本、建强教师队伍、激发办学活力,全力实现稳居济南排头兵、进入全省领先行列、建设国内一流教育集团的发展目标。

新闻链接:http://www.qlshx.sdnu.edu.cn/info/10445/184954.htm

延伸阅读:

2024年,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坚持以“办更美好的教育,建设具有大学气质的卓越高中”为办学目标,构建一系列以“主体•活动•发展”为主旨的教学新模式,“全员导师制”“义教助学”“英才计划”等个性化教育成为亮丽的名片,被国内众多高校授予“优秀生源基地”称号。第二附属中学遵循“尊重个性,面向全体,挖掘潜力,主动发展”的办学思想,凝练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和内涵丰富的学校文化,先后荣获省级文明单位、省级规范化学校等荣誉。附属小学秉承“做最好的自己”的校训,全面构建学研、教研、科研“三位一体”研究模式,成为山东省基础教育的品牌学校、教学科研的旗帜学校和对外交流的窗口学校。基础教育集团坚持以“引领山东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惠及更多学生”为宗旨,全力打造创新性教育模式、经典品牌学校、权威优秀师资以及基础教育改革经验的重要阵地,为教育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编辑:董广远

终审:于晓明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