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处和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联合主办的通假标准研讨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基于先秦两汉通假字的上古音韵研究大系”开题论证会举行。校党委副书记万光侠出席活动。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冯蒸、湖南师范大学教授蔡梦麒、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麦耘、西南大学教授孟蓬生、西南交通大学教授汪启明、安徽大学教授徐在国、苏州大学教授杨军、厦门大学教授叶玉英、山东大学教授张树铮组成论证专家组。国社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王兆鹏教授,南开大学施向东教授等子课题负责人,山东师范大学社科处、文学院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会议由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基于先秦两汉通假字的上古音韵研究大系”开题论证会和通假标准研讨会两个部分组成。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开题论证会由首都师范大学冯蒸教授主持。王兆鹏向论证专家组汇报了项目内容及研究计划,指出项目以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中的通假字为主要研究材料,系统整理和考释殷商至两汉各类文献中的通假字,在此基础上对通假标准、开合四等与通假字的关系、通假字整理与考释、上古声韵调研究等方面进行探讨,进一步揭示汉语上古音的面貌。开题专家组成员分别进行评议并认为项目整体规划科学合理,子课题设置得当,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预期能够取得高水平标志性成果。
通假标准研讨会上,王兆鹏就“汉代传世文献通假与开合研究”这一主题进行发言,在梳理通假字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开合口是否一致应该成为判断通假的重要标准。参会学者讨论了通假与开合关系、通假条例的确定、通假材料的收集与处理、通假材料中的上古方言问题、上古介音等问题,并在通假材料收录标准与范围等方面达成一致意见。
供稿审核人:孙书文
编辑:刘 阳
终审:巩 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