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9日 | 作者:法学院 毛静 |  点击数: |

11月16日晚,社科大讲坛第880期在明德楼模拟法庭举办。法学院邀请中国人民大学马小红教授作“礼、法字义的古今演变”主题报告,与200余名师生共话法治。法学院院长荆月新主持讲座,青年教师林丛参与讨论。

讲座伊始,马小红首先讲解了古代字书中法、礼的释义,并总结出礼、法对中国成为闻名世界的“礼仪之邦”的重要意义,即“礼成为人们追求并践行的目标,成为人们心中的大法和国家的纲纪”。在对“法”的释义的讲解中,马小红指出中国古代的法中虽然有刑的因素,但刑只是法的重要组成内容之一,并引用古代文书作证,呼吁大家破除心中对中国古代法律只重刑罚的成见。而在对“礼”的释义的讲解中,马小红细致解释了礼与法的区别,提出“礼不可弃”的观点,随后结合丰富的理论知识与生动的现实案例阐明“礼”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历史传统,是促进当代法治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关键要素。讲座的第二部分为先秦诸子礼法观与“改法为律”。马小红提出与中国法制史教科书中“以刑为主”不同的见解,并对此见解的原由进行阐述,启发师生思考。马小红强调,当今社会应当纠正对中国古代法文明的误解。她寄语师生,要从价值观的角度出发,领会礼、法对当今时代的重大意义,助力其在当下继续完成演变。

林丛在讨论时提出,当代青年身负双重使命,其一为还原历史、澄清错误认识,其二是以史为鉴、使古代法文明充分发挥其现实价值。在提问环节,法学院同学围绕讲座内容踊跃发言,马小红教授进行了全面、生动的解答。同学们纷纷表示此次讲座受益匪浅。

编辑:刘   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