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7月14日 | 作者:党委宣传部 长清湖校区办公室 |  点击数: |

5年来,随着我校综合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办学重心稳步有序向长清湖校区转移。目前校区已入驻16个学院,其中,马克思主义学院、经济学院、法学院、外国语学院、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地理与环境学院、心理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等10个学院从本科生到博士生都在长清湖校区,实现了学院的整建制办学,在校学生达到23000余人,成为长清大学科技园占地面积最大、建筑面积最大、办学规模最大的高校。 

一、基本建设扎实推进 

在校区建设上,学校提出了“多方筹措资金,完善规划与建设方案,加快长清湖校区建设”的思路。5年来,学校先后建成1.2万平米的美食广场、5.1万平米的图书馆、4.5万平米的6栋学院楼、3.3万平米的4栋学生公寓楼。2.08万平米的综合科研楼已经封顶,1.74万平米的26、27号学生公寓楼正拔地而起。截至2017年6月,5年来完成各类建筑18万平米,加之一期建设的36万平米,校区共建成各类建筑54万平米,完成规划建筑面积的80%。一幢幢建筑拔地而起,极大改善了校区师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后续学院楼、实验楼、学生公寓楼、食堂、体育场、齐鲁创新园区等建筑的规划建设手续正在报批之中。基本建设的不断完善为推动办学重心的转移、抓住“双一流”建设契机打下坚实基础。 

校区各类配套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目前,校区共有教室260间,全部为多媒体教室,座位数29622个,人均1.28个座位。2013年8月,校区在济南市首家引入多媒体中控系统,安装多媒体中控设备258套,能够第一时间解决多媒体使用过程中的问题,方便了师生,提高了效率。建设各类实验室235间,使用面积16400平米,有效满足了师生教学、实验需求。图书馆为师生提供客户端预约自习座位近3600个,极大方便了学生自主学习,高效利用了资源。10个整建制办学学院建设教授(教师)工作室225间,教学科研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2015年,学校在第一餐厅三楼开辟出教工就餐区,美化用餐环境,精心制作各类餐点,确保广大教工健康舒心用餐,老师满意度高。为缓解老师们长途奔波的辛苦,学校先后在鲁商常春藤团购教工住房93套,委托山东贝特集团在校区西南门外建设“文汇苑”住宅项目住房460套,在13号学生公寓楼按照宾馆化标准改造教师休息房间100多间,有效满足了老师们的需求。 

五年来,长清湖校区共拓展校区道路2789米,增建绿地75000平米,维修维护道路、墙体等170余次。校区主要道路设置行人安全护栏、正在加装路灯,规划地上停车位,使人流、车流分开,保障在校师生交通安全。建设班车候车亭、班车停车棚,增加班车运行班次,协调济南公交在千佛山校区设置301公交车停靠站点,引入摩拜单车、校区直通车,方便师生出行。与校外企业合作,在学生公寓安装了空调、洗衣机和吹风机等便利设施,每栋宿舍楼下设立了浴室,在教学楼、宿舍楼装设了直饮水机,在校区西南建设了快递中心,极大方便了同学们的生活。 

二、校区管理科学规范 

学校高度重视校区的使用管理、功能定位。在校区管理上,形成了“条块结合、以条为主、逐步向垂直管理过渡”的模式;在功能定位上,明确了“逐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院整建制搬迁,实现教学科研中心、行政办公中心的全面转移”的目标。五年来,学校推进两校区工作制,实行校领导驻长清湖校区工作周制度。先后制定印发《山东师范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长清湖校区有关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做好长清湖校区有关工作安排的通知》《学校领导在长清湖校区工作时间表》,出台《落实“两校区”工作制绩效考核评分办法》(试行),校区管理更加规范。 

探索建立“师生诉求导向—部门联动响应—全方位监督落实”的联动机制,广泛收集师生诉求,通过校区联席会议等方式,有效解决校区软硬件设施及管理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服务师生的质量和效率。创新快速反应机制实现形式,定期召开“湖畔建言”师生座谈会,目前已举行六次,全面覆盖校区各学院各部门师生,收集意见建议190余条,已协调解决110余条,成效显著;拟定了《“湖畔建言”征求师生意见座谈会实施办法》,使这一有效形式更加规范化、制度化。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坚持问题导向,不断提升校区管理服务水平。先后开展调研20余次,形成校区宏观管理、校园文化建设、服务保障等方面调研报告10多篇,有力促进了校区管理服务工作。 

选拔、培训“长清湖校区校园大使”,组建“长清湖校区校园大使团”,使之成为对外展示校区风采、强化爱校荣校教育的重要窗口和骨干力量。自组建以来,先后100余次承担为校外重要领导、嘉宾和校友讲解学校办学成就和引导游览校园等任务,多次面向全校师生开展爱校荣校教育等活动,为宣传学校建设发展成就,树立良好形象发挥了积极作用。 

加强校区值班制度。自校区启用以来,驻长清湖校区各部门、单位即严格坚持值班制度,无论节假日还是周末,天天有人值守,夜夜有人守护,风雨无阻,确保了校区的安全稳定和有序运行。 

三、校园文化蓬勃发展 

五年来,长清湖校区围绕建成国内一流综合性师范大学的目标,大力弘扬“尊贤尚功,奋发有为”的校园精神和“胸怀理想、顾全大局、顽强拼搏、众志成城”的校区建设精神,积极开展校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出有利于自主创业、人才培养及和谐校园建设的文化环境,精心打造出凸显学校风格、气派和境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 

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积极响应学校党委号召,认真开展群众路线教育、“三严三实”学习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涌现出一批学习先进典型和创新做法,在校区汇聚了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正能量。五年来,共举办新世纪讲坛、湖畔思享汇等651场,有力营造了校区浓郁的学术氛围;组织大型文艺晚会20场,社会实践活动2000余批次,组建各类社团278个,开展活动2365次,极大活跃和丰富了校区文化氛围。校区还通过定期组织举办“行走长清湖 健康我人生”教职工园博园环湖走、教职工秋季登山活动和长清湖校区教职工乒乓球、羽毛球比赛等系列文体活动,增进了彼此沟通交流,营造了团结和谐的工作氛围。 

校区景观文化建设稳步推进。学校分管领导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讨和推进校区文化景观设施建设,形成了《山东师范大学长清湖校区校园文化设施建设方案》初稿。大力推进校区建筑物命名和校园标识系统、各类导引牌、门牌的规范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先后完成图书馆、6栋学院楼、新建宿舍楼周边绿化工作,进一步提升了校区整体绿化水平。建设了广场西侧休闲小树林,安装石桌石凳,深受学生欢迎;广场东侧法桐园建设正在积极推进;联合生命科学学院对校区植物进行了全面统计梳理,不日将统一挂牌。 

2015年1月,学校将校区名称由长清校区变更为长清湖校区,与文化东路千佛山校区遥相呼应,突出了校区灵秀充盈、生机盎然之意,体现了以人为本、人水相亲、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展现出师生勇于开拓、干事创业、奋发有为、砥砺前行的精神风貌。 

四、对外交流不断拓宽 

校区秉承开放办学的教育理念,积极扩展校区空间、开放办学资源、积极服务社会,不断加强与社会各界友好联系。近几年,国际友人、省市领导以及各届校友来访100余次,国际友好学校种植的37株友谊树、校友捐植的30颗北美海棠和40颗枣树已初具规模。5000多名长清区的中小学生走进校区,体验大学生活。上级领导、各界友人等100余批10000多人参观了学校办学成就展。 

校区密切与济南市和长清区的沟通合作,积极配合支持济南市、长清区和大学科技园区的建设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谋得发展先机。校区成立创新创业平台29个。2017年4月,学校与济南市长清区合作在区创新大厦成立山东师范大学创业孵化中心,吸纳我校14家大学生创业团队入驻,成为校、地、企三方携手走产学研融合发展之路、打造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高端平台、高校与地方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成功典范。学校与长清大学科技园建设指挥部建立起校地对接机制,定期召开中层以上对接会,切实解决学校发展中遇到的问题,积极为长清大学科技园区建设发展建言献策。学校与长清区签订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备忘录,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务实高效、共同发展”的原则,推进长清区产学研融合发展,提升长清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学校科技成果转化。 

学校积极与校友、社会各界密切沟通联系,开展务实合作,先后引进资金6000多万元提升校区信息化水平、完善后勤保障等建筑设施、建设校区文化景观等,有力推动了校区基本建设和各项服务设施的完善。 

“十三五”期间,学校将基本完成校区规划建设任务,并完成两个校区学院的布局,在长清湖校区整建制办学学院将达到17个左右,在校生规模约3万人,学校教学科研中心、行政办公中心搬至校区,长清湖校区成为名符其实的主校区。试看未来之长清湖校区,必将是基础建设更加完备、校区功能更加完善、校园环境更加优美、管理服务更加规范的现代化大学校园,必将成为万千学子求学成才的心仪之地,筑梦逐梦圆梦之所,也必将成为万千校友魂牵梦绕的家园和心灵栖息的港湾。 

编辑:向玉贞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