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7月05日 | 作者:宣传部 人才办 |  点击数: |

 

过去五年,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按照“全面规划、统筹兼顾、重点突破”的原则,坚持引进充实、培养提高相结合,以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为导向配置人才,以业绩贡献和业务水平为导向评价人才,“人才支撑发展、发展造就人才”成为学校共识,人才工作呈现出人才集聚、整体推进的可喜局面。  

1、人才规划谱新篇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2010年7月,学校成立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校长任组长,分管学校领导任副组长,加强对人才工作的领导。  

2011年10月,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正式颁布实施,把人才工作放在突出位置,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构建人才高地。坚持“服务发展、人才优先、创新机制、高端引领”的人才工作方针,通过建设“杰出人才集聚工程”,施行培养引进领军人才、培育吸引学术拔尖人才等一系列举措,不断推进各类、各层次人才协调发展,为未来五年乃至长远的人才队伍建设描绘出一幅高瞻远瞩、切实可行的行动蓝图。  

2011年12月,学校第七次党代会成功召开,会议对人才工作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要求,“未来几年中,要在提升高层次人才总体规模的基础上,全力争取实现院士零的突破,力求有一批人才在全国知名、有一批人才在省内领军,通过共同奋斗和不懈努力,在人才强校的宏伟篇章中写下浓墨重彩的一页”。   

2013年6月,学校专门成立人才工作办公室,具体负责人才政策落实、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人才服务和协调等工作。同时,根据需要随时召开党委常委会议、校长办公会、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专题会议,就落实人才工作年度目标,优化人才工作机制,提升人才工作水平进行研究部署。  

2016年1月,学校建立人才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具体负责落实人才工作领导小组部署、研究协调有关具体事项。  

学校在实践中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部门齐抓共管、学院抓好落实,相互支持、相得益彰的工作运行机制,形成了有规划、有部署、有调度、有落实的良好工作局面。    

2、人才集聚出亮点

人才是第一资源,高层次人才是高校战略性的稀缺资源,也是高校综合实力的重要评价指标和体现。学校大力推进人才强校战略,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              

亮点一:聚才筑峰,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加大——2012年出台《高层次人才引进与管理工作若干规定》;2016年修订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与管理工作暂行规定》和《紧缺急需学科骨干引进办法》,进一步提高支持待遇,明确和细化引进标准、岗位目标、条件待遇、考核办法、违约责任等,构建形成“高待遇、严要求、重实效”的人才聘期管理模式以及相应的激励与退出机制,实现了杰出人才、领军人才、拔尖人才、紧缺急需学科骨干等各层次人才引进的全覆盖。近年来,学校共引进高层次人才25人,其中领军人才4人(含国家杰青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拔尖人才8人(含泰山学者特聘专家4人),其它高层次人才13人。引进紧缺急需学科骨干8人,柔性引进外籍人才2人,聘任讲座教授17人。

亮点二:固本培元,不断激发人才潜能——学校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通过政策导向,在职称评聘、岗位设置、绩效工资改革和岗位目标考评等方面,着力激活各级各类人才,努力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发展平台。近年来,学校现有人才迅速进位提升,有近82人次入选国家“万人计划”、973首席科学家、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全国“四个一批”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优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泰山学者建设工程、省级以上教学名师、齐鲁人才工程等人才项目,高层次人才总量不断扩大,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亮点三:支持提升,中青年骨干人才队伍得到加强——学校结合教学科研工作需要,针对不同层次、不同学科专业教师特点,构建定位明确、能促进人才队伍可持续发展的培养支持体系,全面提升中青年教师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2013年,学校印发了《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国际合作培养(学科带头人培育)计划实施办法》,将拓展国际化视野和学科带头人培养紧密结合,选派重点和优势学科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到国外著名高校进行国际合作研究。该计划目前遴选两批33人,派往国外著名大学学习深造。学校连续四年实施博士招聘“百人计划”,每年接收国内外知名高校的优秀博士毕业生100余名,教学科研一线力量得到进一步充实、提高。

亮点四:拓宽视野,多次成功举办“泰山学术论坛”——2017年6月3日,“逆境植物学前瞻与农业可持续性发展专题”泰山学术论坛在学校千佛山校区成功举办。这已是我校举办的第5次泰山学术论坛,前几次分别为“分析科学专题”、“全球化与道德教育专题”、“新一代基因组学和基因组测序技术专题”和“国际心理生理计算暨脑科学工程化研究方法专题”。“泰山学术论坛”由省教育厅设立,自2011年开始实施,以泰山学者特聘教授为主体,通过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专家等学科领军人物,采取召开国际学术会议、举办学术讲座等多种形式,建立国际化学术和人才交流平台,构筑学科融合、人才汇聚的学术高地。学校举办的历次泰山学术论坛,学界人士参会踊跃,会议组织周密,活动内容充实,学术规格水平较高,受到各界高度关注,在国内乃至国际都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亮点五:周到细致,人才工作屡获嘉誉——学校建立领导联系人才制度,学校领导定期与人才进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坚持“三个优先”原则,人才经费优先保障,科研优先支持,困难优先解决;建立人才服务保障工作台帐,及时协调解决家属调动、子女就学、住房等实际问题,及时关心人才的工作、生活情况,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下、做得好。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深入开展人才工作典型案例和优秀人才先进事迹宣传活动,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学校人才工作项目连续两年入选山东高校人才工作十佳创新案例,学校在全省高校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中多次获得优秀,3次被评为“山东省人才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3、人才作用促发展

为推动各类人才更好地发挥作用,学校坚持充分尊重、积极支持、放手使用的方针,把他们放到关键岗位,让他们参与专业决策、领衔重大项目,真正实现了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当其时、各展所长,有力推动了学校科学研究、梯队建设和社会服务等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              

“十二五”期间,学校教师共获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715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92项、省部级项目605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 项、重大科学研究计划(973)项目1 项、973 课题3 项、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1 项、重大科技仪器研制项目(科技仪器专项)2 项、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 项、杰出青年基金1 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 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委托项目1 项,山东省科技重大专项(重大关键技术)项目1 项、杰出青年基金项目2 项、优秀青年基金项目2 项,科研经费总额达30569 万元。发表CSSCI 来源期刊论文1727 篇,国际三大检索机构收录论文2023 篇,高影响因子论文逐年增加。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教育部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7项,山东省自然科学最高奖2项、科技奖励14项、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26项,2项成果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3项成果获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重大成果奖。申请发明专利347项,授权发明专利167项。学校与淄博、德州、莱芜等地方政府签订科技文化合同742项,合同经费达7543万元。学校被评为山东社科普及先进集体,获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状、山东省产学研合作创新突出贡献奖。              

编辑:向玉贞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