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3月30日 | 作者:基础教育集团 |  点击数: |

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谈及如何让孩子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教育资源时表示,治本之法只有均衡发展,其首要措施便是让优质学校集团化办学。    

近年来,山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集团积极探索集团化办学模式,走的正是这样一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路子。    

早春四月,基础教育航母试水起航  

2014年4月29日,经山东省民政厅审批,山东师大基础教育集团正式成立。集团面向幼小初高4个学段开展教育咨询、教育培训和合作办学业务,是山东师大二级单位,也是山东师大基础教育合作办学和开发教育培训市场的唯一代表。    

众所周知,山东是个教育大省,目前正接受学前到高中教育的学生数量已突破1400万人,而相关配套校舍仅有3万余所,且校际间差距较大。近年来,适龄入学人口不断增多,学位供需关系常处于紧平衡状态。如何走均衡发展之路,让更多孩子享受优质教育?带着一份使命感和责任感,基础教育集团开始了集团化办学的探索。    

其实早在集团成立前,山师附属中小学就已经开始了拓展基础教育办学规模的实践。山师附中建有幸福柳校区,二附中建有建大校区,山师附小则拥有了“学前-小学-初中”三个阶段的基础教育体系,形成了“公办、民办、联办”多种形式的十几所各级各类的学校。    

应该说,山东师大建立基础教育集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山东师大有着优质的教育培训资源,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课程设置、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建立了一整套科学的管理运行机制,这些都为集团的发展提供了强劲的保障。    

另外,山师附属中小学在山东省具有一流的教学水准和社会声誉,为集团深耕基础教育领域创造了很好的条件。集团依托附属中小学的优质资源,通过实施“名校+新校”、“名校+农校”、“名校+民校”等模式,全面移植山师附属中小学的成功办学经验,在全省范围内打造了更多“山师附中、二附中、附小”,让更多孩子享受到更好的教育,让名校资源真正飞入了寻常百姓家。同时,这些学校还成为了山师学子的重要实习及就业基地。    

三年发展,成就基础教育行业领跑者  

今年2月28日,山东师大基础教育集团与青岛红岛经济开发区合作办学的青岛汇海小学(山东师大汇海实验小学)迎来首批学生。这是一所“名校+农校”办学模式的学校,当地政府在红岛河套片区投入8千万,整合了原河套小学、河套二小、赵孟小学3所农村学校,在河套二小原址上,建起了一所36班制的现代化学校。    

名校来了,名师来了,乡村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上“名校”,享受在全省乃至全国都被首肯的优质教育资源。    

“集团化办学是新形势下教育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是教育走向优质均衡的再选择,也是有效推进教育公平的必由之路。而名校带新校的‘捆绑式’发展,能使名校资源最大化,这就是集团化办学的优势”,集团常务副理事长、总经理苗禾鸣说。    

集团成立后,对原附属中小学所创立的学校资源进行了重新整合。从2014年2月集团开始筹建,仅半年时间,集团就已在省内7个地市拥有22所学校,覆盖学前教育到高中4个阶段。全省各地政府、企业和个人与集团的联系络绎不绝,纷纷表达了希望与集团合作,以促进当地学校快速发展的强烈渴望。    

目前,集团已在济南、青岛、泰安、德州、菏泽、淄博等10个地市建立了29所从幼儿园到高中,涉及不同办学体制、不同合作模式的合作办学点;与云南、新疆、内蒙古等边疆省份或自治区的学校建立了拉手帮扶关系;与国(境)外15个国家和地区的24个教育局或学校缔结了友好合作关系。    

“名校+”模式,让更多孩子接受有温度的教育  

青岛市中小学舞蹈大赛一等奖,山东省舞蹈大赛一等奖,参加全国第五届艺术成果展演,连续三年获全国健美操大赛第一名……谁能想到,这竟是一所地处城乡结合部、由7所农村小学合并,在校生一半以上来自乡村,创办仅3年的新学校取得的荣誉!红岛实验小学这些成绩的取得,正是“名校+农校”效应的又一次展现。    

2014年,集团与红岛经济开发区合作办学,成立山东师范大学红岛实验小学(红岛中心小学)。在集团一体化的管理下,在“兼容并包+文化再造”的双重驱动下,该小学实现了不可思议的美丽“蜕变”,成为当地百姓有口皆碑的好学校。    

“关注并支持农村教育,是我们社会责任和社会效益第一的价值取向。集团建立至今,合作建设的直属校有一半都是由农校改之或地处城市的偏远地区,亟需注入优质教育资源”,苗禾鸣介绍,“集团积极推进‘名校+农校’、‘名校+民校’等办学模式,科学配置关键的教育资源,调动、集合最强教育力量“扎根”农校,以敬业、专业的实际行动激发乡村校长教师的‘洪荒之力’,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让更多孩子接受有温度的教育”。    

集团的办学定位得到各地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充分认可和鼎力支持。各地政府主动出击洽谈,积极对接引进,与集团签署确保学校良性发展的合作协议,明确约定集团对合作校教育教学管理的绝对自主权,对教师选聘、任用、考核的话语权,并设专项奖励基金,对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进行有效激励。在这些政策的保障下,各合作校运行良好。短短3年,集团已在青岛片区成立9所学校,且半数以上由农村学校改之。    

创设人文发展环境,打破集团化发展“人力”掣肘  

伴随着集团化办学规模迅速扩大,过量的人力输出容易造成集团优质资源稀释,苗禾鸣深知,这是束缚集团化办学和集团化发展的核心问题。为打破这一发展的“人力掣肘”,集团确立了“稳步拓展”的发展思路,每年只开办2-3所学校,为人才培养和教师储备预留充足的时间。通过积极推行“人才培养和储备计划”,建立“后备教师储备库”、“骨干教师成长库”、“优秀教师资源库”的“三库”梯度培养体系,抓牢了集团发展的生命线。    

集团在继承原附属中小学选培教师做法的基础上,对用人机制进行了重新修订。采取“集团聘、学校用”的方式开展新教师聘任,将教师由“学校人”变为“集团人”,根据学科、编制需求,灵活调配,有效盘活了教师队伍资源。    

为了激励教师柔性流动,集团在职称评定、评优方面,向去集团学校执教的教师倾斜。通过提高教师待遇、建立绩效奖补制度等,极大地提高了工作积极性。    

为了让教师在短时间内胜任工作,集团学校新进教师都要先在总校培养锻炼1-2年后,再分配至分校工作。在新教师入职3-5年里,集团都要进行有组织的引领培养。如通过创办“名师工作室”、“师傅带徒弟”,与集团直属校定期开展点对点教研、对口学习、教学开放日、德育展示等,有效促进了教师业务能力的提升。同时,集团非常注重在直属校中有效传承优良校风、教风、学风,以实现文化、价值的认同,保证学校优秀文化的传承。     

“走出去、引进来、长出来”是集团提升教师素质的又一思路。集团组织各中小学校长、教学骨干赴国内外学习深造,邀请基础教育领域林崇德、佐藤学、上野正道、温和等到集团开展业务培训。    

活力充沛的团队激发了集团直属校的自身“造血”功能,也进一步激发了文化建设思考。目前,80%以上的学校均形成了相对成熟的学校文化品牌,如红岛实验学校的舞蹈教育、德州太阳城实验学校的走班课程、中德生态园小学的足球教育、齐鲁实验学校的适合教育等。    

整合优质资源,构建集团化办学的合理配置格局  

2015年,即墨实验学校成为集团的直属校。集团派遣了校长及10余名骨干教师来到该校实施管理,不遗余力输出管理模式、素质教育理念、家校共建形式等。    

2016年11月,当地政府又将即墨经济开发区万科小学、即墨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小学并入山师即墨实验学校,分别作为学校的西校区、南校区,实施一体化发展。    

格局决定效能。集团成立之初就确立了“巩固济南,布局青岛,打造两极,奠定基础”的发展思路。着力打造济南(鲁中)和青岛(东部沿海)两个副省级城市,实现以济南、青岛为核心区的“两极”架构格局,向周边地区辐射。济南片区现拥有14所直属校,成为集团教育发展总部;青岛现拥有9所直属校,集团教育发展青岛分部初现规模,为打造山东东部集团发展群奠定了良好基础。    

推进集团区域一体化发展是集团提高管理效能的又一举措。通过组建区域内学校(幼儿园)协作体,建立联合教研制度,统筹开展学科备课、教学研讨、听课观摩等教研活动,实现区域内学校教育质量的同步提升;建立了学校(幼儿园)特色课程、优秀课件、图书馆(室)、功能教室、运动场所、校内外实践活动基地等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共建制度,使优质资源实现利用率最大化。    

今年,集团计划建立青岛总部,行使有关管理职能,为推动集团文化与当地文化有效融合,区域内合作校同步优质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着力国际化教育,促办学层次跨越发展  

今年3月,集团在澳洲建立的海外中心已落成启用。与此同时,来自欧洲、澳洲、美洲的一批国际友城也正紧锣密鼓地与集团共商合作办学项目。    

登高望远宏图起。集团全面总结了近10年开展国际教育的经验,即将开启国际化教育研究,推行国际教育深度合作计划。    

集团将在继澳洲之后在欧洲、美洲建立海外中心,为短期以及中长期的学生修学、留学项目做好服务工作;为国内外教师的互访、交流做好协调工作;考察、积累、交流各国的教育理念、课程方案、教育技术和教育方法等内容,为集团教育国际化的研究提供最前沿的信息,通过与国内教育的融合与转化,指导集团教育教学革新,向教育国际化迈进。    

集团还将开展国际教育合作办学探究。目前,集团已与美国、英国、瑞典、澳大利亚等国家的教育局缔结了友好合作关系,下一步,将开展国际教育的合作办学项目探究。如今,已有越来越多的国际学校向集团抛来合作办学的“橄榄枝”。    

编辑:向玉贞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