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文摘》2014年第15期全文转载了文学院姜智芹教授的学术论文《中国当代文学海外传播与中国形象塑造》,并为该期封面标题文章之一。
论文认为:中国当代文学在海外的传播是中国形象塑造的一个重要维度。中国形象和中国文学海外传播之间既有同构性,也有因文学传播的多样性而带来的中国形象的复杂性。文学的向外传播从宏观上讲有两个主渠道:外方作为主体的“拿”和中方作为主体的“送”。“拿”是外方基于自身的欲望、需求、好恶和价值观,塑造的多少带有某种偏见的“他者”形象;“送”是中国政府基于外宣需求传播的具有正向价值的“自我”形象,是对西方塑造的定型化中国形象的矫正和消解。这两类中国形象在新中国的每一个历史时期铰结并存,构建出中国形象的不同侧影。1950-1960年代,中国文学的海外传播和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形象受冷战思维的影响,呈现出定性译介和敌对性的形象特点,新中国文学中的“异端文学”成为西方世界关注的重心。1970年代,西方转向对中国当代文学中正统文学、主旋律文学的关注,西方人视野里的中国是一副“美好新世界”形象。新时期以降,西方既有对中国正统文学的关注,也有对争议性作品的偏好,呈现出多元化译介的特点。在西方“拿”来中国当代文学的同时,新中国也以多种方式把中国文学“送”出去。英、法文版的《中国文学》杂志、“熊猫丛书”、“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中国当代文学百部精品译介工程”、“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等通过向域外推广、译介中国文学作品,向世界展示一个秉承传统文化价值观、生活化、市井化的中国形象,以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消解西方媒体报道中对我国形象造成的不良影响。
姜智芹,文学院教授,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美国马里兰大学高级研究学者,主要从事欧美文学、中外文学比较研究,以专业的视角关注、回应时代的重大问题,“中国形象”是其学术研究的重点之一。已在人民出版社、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等出版专著7部,译著8部,在《外国文学研究》、《国外文学》、《小说评论》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1项,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3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山东高校优秀骨干教师国际合作培养项目1项等;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齐鲁文学奖”、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等多项。
供稿审核人:王兴盛
编辑:高兴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