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5月05日 | 作者: |  点击数: |

《新华文摘》2015年第7期历史学栏目全文转载了我校齐鲁文化研究院程奇立(丁鼎)教授撰写的《儒家礼乐文化的价值取向与中华民族精神》一文(原发表于《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14年第6期)。

文章认为,礼乐文化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所倡导的以“礼”、“乐”为理论基础的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该论文分别从“礼”与“乐”的起源、礼乐文化的基本内涵、宗旨、社会作用和“贵和”的价值取向等几个方面系统论述了儒家礼乐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密切关系。儒家礼乐文化不仅仅是一种社会政治理想,也是一种伦理道德原则和规范,礼从外部规范人们的行为,乐从内部调节人们的情感,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为用,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文章最后总结指出,孔子所创建的儒家思想学说以“仁爱’”的精神以及“温、良、恭、俭、让”的处世原则著称于世,体现了儒家礼乐文化贵和的价值取向,具有超越时空的普世价值。直至今日,对我国现代和谐社会的建设,仍具有丰富的启迪和借鉴意义。本文论点明确,论述合理透彻,对于我们深入认识儒家礼乐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具有重要价值。   

此外,该文还曾在2014年中国孔子基金会、中国孔子研究院与《光明日报》国学版联合举办的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四个讲清楚”征文活动中荣获优秀征文奖。   

程奇立,笔名丁鼎,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多年来主要致力于儒学、经学史、中国古代文化史和中国古典文献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迄今已出版学术专著6部;主编、参编著作10余部;在《中国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战线》、《文史哲》、《孔子研究》、《史学集刊》等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并获得国家和省、市、校级科研成果奖30项(其中省部级奖励8项)。目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三礼学通史”、国家社科重大招标课题《〈仪礼〉复原与当代日常礼仪重建研究》子课题、教育部人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汉魏齐鲁经学史”课题各一项。 

 

编辑:向玉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