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07日 | 作者:教务处 社会科学处 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  点击数: |

为深入探索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教育教学与科研创新的实践路径,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与跨学科融合发展,3月5日至6日,学校举办“人工智能赋能教学科研系列报告会”,邀请浙江大学计算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吴超、浙江理工大学启新学院副院长王森作专题报告。校长张建出席活动。

会议首日,浙江大学计算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吴超带来题为《DeepSeek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及高校人工智能通识教育》的专题报告。他从人工智能技术革新、DeepSeek在教育领域的突破性应用、AI+X跨学科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等方面展开,系统阐释了人工智能如何驱动教育生态重构。他强调,高校需以通识教育为纽带,培养兼具技术素养与人文视野的复合型人才。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副主任吕洪宾主持报告。

当天下午,吴超围绕《人工智能驱动下的科研范式变革》作第二场报告。他提出,人工智能正推动科研从单一学科向多学科协同转型,并以联邦学习、数据隐私保护为例,解析了AI技术如何为科学研究注入新动能。社会科学处处长高景海主持活动。

3月6日上午,浙江理工大学启新学院副院长王森教授以《DeepSeek赋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为题,结合一线教学案例,展示了人工智能在课程设计、个性化辅导、教学创新等场景中的实践成果。他提出,教师应善用智能工具提升教学效率,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创新能力。教务处副处长曲慧娴主持报告。

本次会议以“机关大学堂”为平台,由教务处、社会科学处、信息化工作办公室联合主办,主会场设于长清湖校区树蕙堂报告厅,千佛山校区和长清湖校区另设6个分会场,全校近千名师生线上线下同步参会。

供稿审核人:乔翠霞 高景海 苑兆忠

编辑:刘   阳

终审:巩   固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