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9日 | 作者:​科学技术处 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 |  点击数: |

近日,山东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光场调控及应用中心蔡阳健教授团队取得重要系列进展,研究成果相继在国际顶级期刊发表。其中《Nature Communications》2篇(中国科学院一区,影响因子14.7),《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1篇(中国科学院一区,影响因子20.6),《Nano Letters》1篇(中国科学院一区,影响因子9.6),相关研究工作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等资助。

该团队首次利用时空光谱复调制技术,实现了多自由度的时空波包的生成与模式转换,该工作以“Spatiotemporal optical vortices with controllable radial and azimuthal quantum numbers”为题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山东师范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博士研究生刘欣为论文第一作者,蔡阳健和上海理工大学教授詹其文为论文通讯作者。团队研制了具有超高时间相干性同时消除彩虹效应的热辐射源,该工作以“Ultra-narrowband and rainbow-free mid-infrared thermal emitters enabled by a flat band design in distorted photonic lattices”为题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山东师范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博士研究生孙开礼为论文第一作者,山东师范大学教授韩张华和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黄陆军为论文通讯作者。团队设计了新型超表面并实现了对对光场相干结构和相干长度的同时调控,该工作以“Ultra-robust informational metasurfaces based on spatial coherence structures engineering”为题发表在《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山东师范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第一作者为青年教师刘磊鑫,蔡阳健以及南开大学教授陈树琪和副教授刘文玮为论文通讯作者。该团队还提出了一种将晶格共振转换为连续谱中束缚态的策略,实现了单方向激光辐射,该工作以“Unidirectional Lasing from Mirror-Coupled Dielectric Lattices”为题发表在《Nano Letters》,山东师范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硕士研究生赵贯岳、高欣宇、周玉凤为共同第一作者,蔡阳健、山东师范大学教授敖献煜和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教授管君为通讯作者。

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高质量科技成果产出,将“提质增量”作为科技工作的发展主线,大力鼓励和支持理工科学院科研教师在国内外高水平学术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产出高质量科研成果,极大地提升了科研人员的热情和创造力,在提升基础理论研究的原创性和产生突破性核心技术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是以科技创新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的有效举措。

供稿审核人:李登旺 谢德仁

编辑:董广远

终审:巩   固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