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24日 | 作者:师大报社 周思彤 张萍 |  点击数: |

3月4日晚,在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上,汪品先院士、吴於人教授等13位“银发知播”收获了人们最真诚的敬意。这些平均年龄77岁的老年知识创作者借助视频与直播等形式,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潜心传播科学和人文知识,成为人们心中当之无愧的“顶流”。

在山师也有这样一群人,从退休教授、中青年学术骨干到在校大学生,他们秉持“万物一体”的人文关怀,接力在自然科普的田野上潜心耕耘20载,在与万物偕行中当起了大自然的“翻译家”——或口传心授,或著书立说,将一花一叶之静美、一虫一鸟之生趣与众共享,将科普的火种遍撒齐鲁大地。

口传心授:让生物的奥秘被“听见”

“林奶奶,蜣螂怎样辨识粪球滚动的方向?”“为什么帝企鹅生活在最寒冷的南极冰原?”2022年7月31日,正值暑假,济南市经十路一处汽车餐厅里却是“上课进行时”。

20多名来自济南市历下区盛和小学的“红领巾”,正围着满头银发的林奶奶,你一言我一语地追问着。

“林奶奶”是孩子们对山师生命科学学院退休教授林育真的亲切称呼。这位1937年出生、曾先后3次被国务院及中国民主同盟中央授予“全国先进个人”称号的老教授,退休前培养了11届动物学硕士研究生和大批本科生,曾3次公派赴德国完成多项国际合作研究课题,并在美国和德国专业刊物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春蚕不老,夕阳正红。2003年,66岁的林育真退休。但她认为退休不是专业工作的休止,更不是奉献社会的终点。此时,刚颁布的世界首部科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倡议,要在全民“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她便满怀热情地投身于科普园地。这一投入,就是20年。

植根于长期的学识积累和科研实践,林育真的科普讲座原创性与前沿性兼具,知识性和趣味性并行,迄今已累计举办110余场:2016年,她的79岁生日是在济宁市的一场科普活动中度过的;2017年,80岁生日当天,她还在给济南市山大辅仁学校的同学们讲着科普课;2022年秋末,疫情稍缓,85岁高龄的她又携科普宣讲走进了济南市景山小学、雪山小学、芙蓉小学……

尽管已是耄耋之年,但无论是省青少年科普专家团安排的“百校行”,还是个别学校自发邀请的“单场秀”,林育真总是认真备好课件,说走就走!

今年2月17日,林育真受邀来到济南市育秀小学,与一年级小朋友们共探“神奇的动物世界”。当新颖、妙趣的视频和图片在孩子们的眼前“亮”起来,当生动幽默、简明易懂而又趣味盎然的讲解在报告厅响起时,孩子们无不被深深吸引,频频迸发出欢快的笑声。

“科普作品和报告的价值不在于数量,而在于读者和听众在脑海里和心目中接受了多少。”林育真动情地说,“但愿这不是我最后一次气定神闲地走上讲台,希望还能继续公益传授青少年喜爱的科普知识。”

其实这些年来,林育真的时间都是“挤”出来的。家中大自己近10岁的老伴长期患病、需要照顾,子女又都在外地。一人承担病期护理、生活起居以及家中大大小小的事务本就不易,可林育真依然乐于承担公益科普的重任。她压缩休息时间、坚持锻炼身体,总是以最佳状态出现在孩子们面前。2021年,老伴去世。大家都担心她承受不住打击,可没过多久,她又坚毅地回到公益科普的讲台,继续为孩子们点亮着探寻自然界奥妙的星火。

和林育真一样把科学普及当作第二事业的还有退休教授赵遵田。自2012年山东省青少年科普专家团成立,迄今赵遵田已做了11年团长。

比起“国际苔藓植物学会会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植物学科首席科学传播专家”等头衔,生于沂蒙山区的赵遵田更喜欢以“山里人老赵”自称。无论是乘科普“大篷车”到菏泽市单县农村集中为农民答疑解惑,还是应贵州省科学技术协会之邀在黔贵大地的操场上为200余名师生作科普报告,年逾古稀的赵遵田始终以山里人的朴实忠厚扎根乡土、回馈群众,展现着“苍龙日暮仍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的责任感和生命力。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到大中专院校做科普,也许就会激励更多青年学子以科学为一生志业;到机关单位做科普,也许就会激发更多支持科普的决策落到实处。长此以往,建设祖国的力量不就更坚实了嘛!”赵遵田的声音和蔼宽厚。

做新时代科普的“实践者”、高质量科普的“传播者”、优质科普资源的“生产者”,省青少年科普专家团在赵遵田带领下,走进学校、社区、机关单位,平均一年在全省开展讲座500余场、受众达20余万人。

在全团40位科普专家中,退休教授林育真、赵遵田老骥伏枥作表率,青年学者何峰、刘腾腾、张振国接棒上阵勇担当,他们用心书写“服务社会”这篇大文章,打造了生物科普领域响亮的“山师名片”。

赋诗作对、双语教学,人们熟知的是赵蕾教授善于在理工科课堂带学生追寻“诗与远方”,殊不知她早已将思维的触角伸向了教学中的新问题——中小学生鲜有机会接触专业化科普知识,而师范生又缺少讲台上的实践锻炼。

赵蕾的破局之法是组织学生成立手拉手烛光筑梦科普团。作为指导老师,她拉起大学生的手,再通过公益科普巡讲的形式拉起青少年的手。自2018年成立以来,这支队伍已开展科普讲座、研学和支教活动300余次,建立科普实践基地2个,获益学生4万余名,培养锻炼学生志愿者100余名。

这位囊括全国“最美教师”“中国好老师”“最美教师志愿者”等10余项国家级荣誉的学者,甚至在膝关节水肿并严重化脓必须住院手术的关头,还在修改学生周末科普所用课件。“每每看到孩子们渴望知识的眼睛,看到大学生教学实践的热情,我就不忍心放弃。能为社会、为下一代做一些有意义的事,都是值得的!”赵蕾在回忆录中深有感触地写道。

在赵蕾的言传身教中,学生们也知不足而奋进、望远山而前行。生物科学专业2020级学生任飘然感慨道:“锻炼多了,科普效果一次比一次好,我也一次比一次强大。”科普团首届成员、生物科学专业2017级学生尹雪娇坦言:“无论是推免至华中师范大学攻读生物教学法硕士研究生时的面试,还是通过东莞市教育局事业编制的公开招聘,科普团的经历都凝练成了我的底气。”

2022年9月18日,尹雪娇在济南实习时抽空重回科普讲台,带领孩子们在秋意渐浓之时探寻硕果飘香的水果世界。“赵蕾老师是我的精神指引,我愿意跟着她一直把公益科普做下去。”

著书立说:让科学的力量被“看见”

作为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资深会员,在公益讲座之外,打造出更多“科”字当头的“硬核”科普作品,是林育真孜孜不倦的奋斗目标。

从2004年《生态学》(第一版),2005年《动物精英》,2010年《地球的生态带》(译著),2011年《生态学》(第二版),2013年《向动物学习》(译著)、《隐秘的昆虫世界》,2017年《我的科普图书馆》系列丛书(一套三册),2020年《地球不能没有动物》(一套十册),2022年《超级昆虫大发现》……记者惊讶于其著作等身,林育真却谦逊地说:“作为‘30后’,能与时俱进向年轻人学习,在互联网时代应用新科技进行科普创作,幸福感总是油然而生,工作时的劳形苦心也就抛之脑后了!”

在科普园地深耕细作20载,林育真的原创科普作品多次受到嘉奖和推介:《地球不能没有动物》被中国科技部纳入2020年度全国优秀科普作品;《我的科普图书馆》荣膺山东省科学技术奖(科普类)首部获奖的图书作品,并于2022年入选中宣部出版局推荐的全国百种优秀出版物名单……面对如此丰厚的成果,她总是真诚地说:“忝列榜单,感谢团队的支持和帮助,我做得还不够!”

辽京有一句名言:“当一个人放弃追问的时候,衰老这就开始了。”倘若如此,林育真便从未步入暮年。现年86岁的她仍笔耕不辍,期待着带领更多人来一场“动物大发现”。

以更专业、更优质的科普图书为孩子们打开一扇认识自然、了解世界的窗口,同样也是赵蕾的追求。2020年,线下科普的脚步因疫情而搁置,赵蕾便带领学生们静心打磨起了科普读物。蜜蜂“采得百花成蜜后”到底“为谁辛苦为谁甜”?“春蚕到死丝方尽”是真的吗?打开荣获第四届山东省科普作品大赛一等奖的《小学语文里的生物世界》,赵蕾以600多幅彩图配以生动的科普语言,对200多种动植物进行了趣味介绍,引领孩子们发现语文书中那些妙趣无比的生物世界。

此外,赵蕾还将该书的稿酬所得,悉数分给了参与资料收集的学生,版税收入也全部用作了科普经费。她表示:“算是换一种方式资助学生们完成学业,也希望把担当奉献精神传递给学生,将来他们也许会影响更多的人。”

教育即生活。校园里的花草果木、虫鱼鸟兽,不仅能给人以鲜活的生命体验,也是最好的科普素材。作为全国文明校园,山师自然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深厚,承载着一代代山师人的共同记忆。70周年校庆前夕,生命科学学院精心编纂的《山东师范大学校园植物图志》《山东师范大学校园动物图志》结对出版,并引发热烈反响。

“此间山师,与君共赏。”这两本图志沉淀近5年,共收录两校区植物256种、动物180余种,按物种分类一一编排。“五排房”的银杏、英华楼前的玉兰、登攀西路的红叶樱桃李……跟随樊守金教授与张学杰副教授主编的植物图志,读者可以轻轻松松拼凑出一幅“山师百景图”;在刘腾腾副教授主编的动物图志中,读者除了可以走近山师“精灵”外,还可以在每“目”开头读到描述该类动物的诗词,领略人文素养与自然生灵碰撞的美……

融合传播:让素质的提升被“预见”

登山千条路,同仰一月高。2022年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制作的体验式文化教育节目《跟着书本去旅行》热播。在节目中,刘腾腾副教授带着“书本旅行团”的孩子们体验了一次有趣的自然发现之旅:不仅认识了“古板栗树和它的朋友们”,经历了以身探险的“寻蝎记”,感受了“高山上的伏羊节”,还把“勤劳的小蜜蜂”一探究竟……

“小时候生活在农村,自然而然就对小动物有兴趣。这份兴趣又自然而然地变成了我的研究方向。自然对人有天然的吸引力,孩子们不过是少了接触自然、观察自然的机会。”刘腾腾期望着能为孩子们创设更多的能与自然建立深度连接的可能。

着力打造立体化的科普传播矩阵,是生命科学学院近年来的创新实践。作为建校之初最早成立的6个系科之一,生命科学学院已积淀了73年的办学历史。面向万物互联的新时代,学院师生正合力在科普推广的道路上挥洒智慧和激情。

“云游博物馆”是近年来博物馆发展的热词。2022年4月21日至23日,生命科学学院一手建设的自然博物馆迎来一大波“云关注”。

该馆最早可追溯到原齐鲁大学生物标本室,历经几代生科人共同努力,现藏大型动物实物标本逾3000件、昆虫标本10万余件,还有大量老一辈学人的手绘图纸。在动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卢明、生物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陈俊杰讲解下,五角大兜虫、金钱豹、金雕等动物标本一一“出镜”,令来自山师附属小学、巨野县教体局等的“云游客”大饱眼福。

该院师生社会公益科普的足迹远不止此。学生社团动物研趣社于2017年创建的微博科普账号“萌物泉志”,已坚持更新科普图文6年,微博粉丝超1万;师生共建自然教育创新团队自然长青工作室频繁活跃于青少年科普之旅中,微信公众号“自然长青”发布原创内容近200篇;青春之歌志愿者服务队假期赶赴巨野县参与“小荷课堂”支教活动,“边讲边修”的系列生物特色校本课程“石榴红了”获第五届山东省科普创作大赛科普文学类一等奖,“牡丹花开”“大国粮食”等系列也渐渐推广开来……

“我们一直强调要加快科技强国建设,实际上科普事业发展了,公民尤其是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了,科技水平就会不断提升。依托73年的学科建设成果,学院在这项关乎国家发展的基础性工作上不断深耕,持续推进科研与科普的融通,引导师生主动参与到科普工作大潮之中,为国家科技进步和未来发展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杨桂文表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生命科学学院师生将始终牢记总书记嘱托,努力在科学研究、科学普及与科学传播的实践中,磨砺能力“金刚钻”,练就干事“铁肩膀”,不断产出高水平成果,为全民科学素质的提升贡献山师力量。(摄影:陈吉华)

供稿审核人:王晓华

编辑:向玉贞

终审:巩   固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