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14日 | 作者:党委宣传部 山东师大报社 |  点击数: |

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行的理与路

□李长学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正确理解这“两个行”,特别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这一重大论断,需将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刻把握其蕴藏的逻辑理路。

首先,要弄清楚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具体代指。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而形成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也是我们党的长期指导思想。

其次,要正确分析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行的逻辑依据。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是有深刻的理论依据、文化依据、历史依据和现实依据的。从理论依据看,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就行在拥有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根基。它不仅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还在观察、把握、引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的具体实践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丰富发展,具有鲜明的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和开放性。从文化依据看,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就行在拥有丰厚的文化土壤和文明支撑。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形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蕴含的诸如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自强不息等很多理念,至今仍有重要的时代价值,不仅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文化土壤,同时也为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智慧和滋养。从历史依据看,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就行在指导中国人民实现站起来、富起来。在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以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充分证明了其历史伟力。从现实依据看,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就行在引领了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它指导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最后,要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不仅过去行,未来也要行。这就要求我们把握好、坚持好、运用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人民至上、自信自立、守正创新、问题导向、系统观念、胸怀天下,继续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不断将马克思主义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

(作者系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编辑:董广远

终审:巩   固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