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6月21日 | 作者:万金凤 |  点击数: |

为让毕业生党员做到学党史“入眼入脑入心”,站好大学“最后一班岗”,6月10日下午,公共管理学院党委在长清湖校区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路演中心为毕业生党员上“大学最后一堂团体辅导党课”,党课主题是“探寻红色印记,汲取奋进力量,砥砺新征程”。

此次党课采用头脑风暴、提问互动、小组分享讨论、校园红色印记寻访、随堂作业等多种形式,通过“不忘初心使命,回望过去的奋斗路”“寻访红色印记,走好当下的大学路”“汲取奋进力量,眺望前方的奋进路”3个部分激励毕业生党员在新时代传承红色基因、砥砺奋进、坚定不移走好新征程。其中,在“寻访红色印记,走好当下的大学路”部分,毕业生党员们用1个小时的时间拿起《探寻红色印记,汲取奋进力量,砥砺新征程》随堂问卷,分成9组在师大校园里寻找喜欢的红色印记,然后逐一记录在问卷上并进行小组交流分享。最后小组代表还通过“一个故事、一句话、一个启迪”方式,与大家集体分享其小组找到的最喜欢的一个“校园红色印记”。

此次党课和分享活动一共用时160多分钟,毕业生党员在聆听报告过程中做到既“动手动脚动脑”,又“入眼入脑入心”,受到一致好评。从毕业生党员的分享、校园红色印记寻访实效以及毕业生党员随堂问卷的积极反馈来看,探寻“校园红色印记”实践活动深受毕业生党员认可,这也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入眼入脑入心”探索了一条新途径。

一是让党史学习“动”起来。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工作中,要真正让党员把党的历史学好,就离不开组织活动路径与方式方法的创新。在这次党课中,主讲人就用一幅幅历史照片、一个个红色故事、一段段奋斗视频、一个个小组研讨、一张张调研问卷、一个个方法策略,展示了我们党从嘉兴南湖的小小红船成长为“中国号”巍巍巨轮的历程,揭示了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在顽强拼搏、砥砺奋斗中锻造出的一系列伟大的精神。党课期间,主讲人不断采取提问互动与团体行动等方式调动党员们学党史的热情与积极性,让党员们通过耳听、眼观、手写、脚行、脑动,真正做到让身心浸润其中、主动探究学习,如此也就自然做到了“让基本原理变成生动道理,让根本方法变成管用办法”,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也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引人入胜。

二是让校园资源“活”起来。山东师大校园内的红色资源如同颗颗珍珠,静静散落在校园各处。行走在师大校园里,毕业生党员们首先相互交流自己所掌握的红色资源信息,然后根据校园红色资源在他们头脑中的印象、熟悉度与好感度,9个小组最终快速决策找到了自己喜欢的红色印记,并选出了自己认为最好的一处。其中,山东师范大学校史展览馆、马克思学院楼前的马恩雕像、天颐广场宣传屏、新闻与传媒学院的党史阶梯、公共管理学院党员学习角、文渊楼C区宣传栏名言回顾百年党史、雷锋岗、图书馆建党百年馆藏经典图书展、经济学院宣传栏等等一一鲜活地展示在毕业生党员们的眼前与笔尖,毕业生党员们也从中汲取了宝贵的知识、深邃的智慧、奋进的营养和前行的动力。

三是让氛围营造“靓”起来。为营造浓厚的党史学习氛围,师大校园线上线下处处都有独具特色的红色印记,一个个学党史展板、一条条学党史新闻、一幅幅红色精神图片、一句句百年党史名言、一本本党史党建书籍、一级级党史阶梯等分门别类、层次分明、错落有致地陈列在校园的教学楼、图书馆、广场里和网络上,真真正正让师大学党史的氛围营造“靓”起来。其中,在本次随堂问卷中有一个题目是询问毕业生党员最喜欢的校园红色印记是什么?排在前5位的分别是学校校史展览馆、毛主席雕像、马恩雕像、党史台阶、党员学习角。这个答案不仅展示了毕业生党员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也表达了毕业生党员对学校和学院的感恩与热爱……其实,这一份份随堂问卷,也将成为公共管理学院毕业生党员在青春时代的一抹红色印记,窥豹一斑展示了师大校园青年学生党员党史学习的靓丽风采。

几位党员代表的话可能反映了所有师大毕业生党员的心声:“通过校园红色印记寻访,我深刻体会到我们党带领我们取得的伟大成就,我们要听党话、跟党走,做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曾经那只是普普通通的台阶,张贴了党史信息后,再走就有不一样的感觉。铭记红色精神,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无论今后走到何方,都会脚踏实地,稳扎稳打,一步一个台阶。”“学到了中国精神、红色精神,党与学校一路奋进的光辉足迹。肩上有责任、心中有信仰、脚下就有力量,就能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奋力向前,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

“言为心声,行为心表。”建党百年之际,学院举办探寻“校园红色印记”活动,就是为了让党史学习教育更加“入眼入脑入心”,让“尊贤尚功、奋发有为”的山师精神永远烙印在毕业生党员心中,进而激励他们奋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

编辑:刘   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