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历来重视抓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学习,这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一条成功经验。”探寻百年大党的成功秘诀,重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是重要因素之一。为完成各时期的历史使命,我们党通过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培养造就了一批批革命先锋、建国精英和执政骨干,推动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带领人民实现了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三大历史飞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面临一系列新任务新要求新挑战,迫切需要以自身的高质量发展,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高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服务干部成长、服务学校核心竞争力提升、服务国家战略,百年党史为我们提供了无穷的智慧和磅礴的力量。
一、感悟思想的伟力
通过学习深刻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飞跃,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就要进一步感悟思想伟力,增强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要充分利用我校学科、人才和资源优势,开发具有本地特色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和方法论课程,特别是通过铸魂工程、体悟实训等形式,加大“在改革发展稳定中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攻坚克难典型案例的教学力度,让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教身边人,帮助党员干部在理论、方法、实践交互辉映中感悟真理的力量。
二、点亮信仰的灯塔
通过学习深刻认识到,共产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实践探索取得的根本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告诫全党同志不能忘记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要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不断坚定“四个自信”,不断增强历史定力,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心有所信,方能远行。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要以“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时代精神”为己任,充分发挥全省干部教育培训基地、省委党校业务指导单位、山东高校干部教育培训与研究基地的平台优势,合建共建“沂蒙精神”“山东小三线”“大峰山”等党性教育基地。开发音乐艺术党课,学习《乳娘》《沂蒙》《郭永怀》等红色经典剧目。结合学校建校70余年来的改革发展历程,讲述历史上的山师人、山师事等红色故事,打造具有山东特色和高校特点的红色教育品牌。
三、获得斗争的法宝
通过学习深刻认识到,我们党一步步走过来,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本领,不断提高应对风险、迎接挑战、化险为夷的能力水平。在应对各种困难挑战中,我们党锤炼了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风骨和品质,凝炼出克敌制胜、攻坚克难的法宝,就是要增强斗争意识,丰富斗争经验,提升斗争本领,不断提高治理能力和水平。这就要求强化专业化能力培训,围绕中层干部增强“八项本领”、提高“七种能力”开展务实管用的专题培训,学校高质量发展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干部缺什么就补什么,哪里做得好就去哪里培训,“走出去”开阔视野,“请进来”启迪思维,“深下去”提升能力,为全面提升学校综合实力与核心竞争力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同时,积极对接山东八大发展战略和九大改革攻坚行动需求,围绕国家和省市重点工程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提升高校干部服务国家和区域战略的意识和能力。
四、坚守人民的立场
通过学习深刻认识到,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这就要求干部培训工作要始终秉持“为民服务”的理念,推进干部师生全员培训,在继续做好“山师大讲堂”、干部选学的基础上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系列公益培训,围绕干部师生关心关注的难点热点焦点开展专题培训。打造流动课堂送教上门,走进教室、宿舍、车间、田间地头现场授课。坚持精准培训,优化培训工作流程,做好训前、训中、训后的需求调研和跟踪问效,按需设计实施培训方案。完善质量监控体系,培训质量由干部师生根据培训切身感受和实际效用进行综合评价,根据反馈及时调整,确保组织满意、学员满意、群众满意。
党史是最生动的教科书,是最好的营养剂,是最宝贵的资源库。作为一名中层干部,要时刻铭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学习要求,紧紧围绕岗位职责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持“六多六少”工作理念,敢担当、善担当,重实干、善作为,把学校党委的各项要求扎扎实实落实到位,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编辑:刘 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