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由历史文化学院与社会科学处联合举办的第932期社科大讲坛于长清湖校区树蕙堂第一报告厅开讲。本次社科大讲坛特别邀请中国欧洲学会历史分会副会长、中国英国史学会副会长、江苏省世界史学会会长、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晓律教授担任主讲人,作题为“十六世纪以来世界大国发展的历史轨迹”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山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毛锐主持,山东师范大学亚太研究中心主任、历史文化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孙立祥,学院部分青年教师和2018级全体同学、2019级部分同学共同聆听了此次讲座。
讲座伊始,陈晓律以世界史研究的意义为切入点,指出近代欧洲的扩张使世界各国的历史真正成为了世界史,其中每一个能够斩头露角的国家都拥有自己的亮点。随后,他依次为同学们讲述了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俄国、美国以及日本的发展轨迹。最后,陈晓律以英国为例,向同学们详细阐述了战争与现代国家发展的问题。他讲到,从光荣革命以后到19世纪,英国国家的主要功能就是战争。议会至上成为宪政的基本框架,而现代议会本身也是17世纪晚期的战争长期延续下来的产物。税收、战争与投资之间的良性循环,使英国的国家政权成为当时整个欧洲最有效率的战争机器。在讲座提问环节,针对同学们提出的“德国工业崛起对‘中国制造2025计划’的借鉴意义”和“日本学习西方的自身原因”等问题,陈晓律做出了详细解答。
陈晓律,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欧洲学会历史分会副会长,中国英国史学会副会长,江苏省世界史学会会长,中国南海协同创新中心周边国家研究平台负责人。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重点项目和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等10多项,出版专著10余部。多篇论文和多部专著获教育部、江苏省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一、二等奖。
编辑:庄 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