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下午,应国际教育学院、对外汉语研究中心邀请,北京师范大学马燕华教授在千佛山校区教学三楼3155报告厅作题为“面向非汉字文化圈外国成年人汉字教学原则”的学术报告。国际教育学院全体业务教师、研究生及部分留学生、本科生参加了报告会。报告会由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王其和教授主持。
马燕华从当前汉字教学模式简析与反思、面向非汉字文化圈成年人汉字教学原则及教学策略三个方面展开报告。她指出目前困扰教授非汉字文化圈外国成年人汉字的两大难题,一是汉字的繁简难易与汉字所记录的汉语词的语言功能轻重缓急不一致,二是字义与词义不一致。马燕华对目前几种主要汉字教学模式进行了分析与反思,从识字目的、汉语口语掌握程度、教学顺序、教学语言四个方面讨论了面向中国汉族小学生与面向非汉字文化圈外国成年人的汉字教学的区别,指出不能套用汉族小学生的识字教学方法,非汉字文化圈成年人学习汉字属于“认知结构中没有可利用的固有观念”的新信息学习。她针对面向非汉字文化圈成年人汉字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策略。马燕华结合自身丰富的科研成果和教学经验,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深刻阐述了面向非汉字文化圈外国成年人汉字教学原则及教学策略,不仅让与会师生受益匪浅,更有助于学院汉字教学的发展与进步。
马燕华,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评委,香港学术及职业资历评审行业、学科专家。研究方向为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发表论文六十余篇,主编、编著出版对外汉语教材二十余套,共计一千多万字。主持完成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
供稿审核人:徐方杰
编辑:向玉贞
终审:昌 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