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下午,由历史文化学院和社会科学处联合举办的第759期社科大讲坛在长清湖校区崇德楼116教室开讲。本次社科大讲坛特别邀请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原副校长、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副会长孙占元教授担任主讲人,做题为“从历史传承和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和营养”的学术报告。报告由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赵文亮教授主持,学院党委副书记、硕士生导师颜春杰担任评议人,副院长张登德教授及200余名本科生、研究生共同聆听此次讲座。
讲座伊始,孙占元引用习近平主席讲话中谈及的“历史是人类最好的老师”一说,简明扼要地指出历史与文化是当今世界各个国家高度关注的话题。他主要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性,要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学习中国历史,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中国的特点。孙占元讲述了历史学习的重要性和学习方法,引用习近平主席给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的贺信中“历史是一面镜子,鉴古知今,学史明智”一句,指出历史学习的重要作用,强调对历史进行深入思考,才能真正汲取智慧,走向未来。孙占元鼓励历史文化学院的学子,应学好历史,做到博古通今,学贯中西,立足当前,展望未来。孙占元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发展进程的主要特点进行阐释。他表示习近平主席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所指出的“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思想文化,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足以说明中国优秀传统思想文化对中华民族的重要性和影响力。孙占元着重讲述了儒家的经世致用思想,而近代中国的社会变迁促使许多有识之士开始重新审视儒学经世思想的内在价值,他提及到《礼记》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传统经世思想,并列举左宗棠、毛泽东等读书明理、讲求做人及经世有用之学的历史人物的例子,教育同学们身为历史文化学院的学子要有传统文化自信、革命文化自信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
在讲座点评环节,颜春杰对孙占元教授的到来表示感谢,并对讲座内容进行简单总结,鼓励同学们认清历史研究和学习的作用,为国家的发展保驾护航,更要承担起作为历史人的责任,重视读书,学贯古今,面向未来。
供稿审核人:赵文亮
编辑:姚梦烯
终审:昌 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