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13日 | 作者:地理与环境学院 |  点击数: |

 

近日,应地理与环境学院邀请,台湾嘉南药理科技大学环境工程与科学系林莹峰教授在千佛山校区教学一楼1139会议室作了题为“湿地的碳循环与固碳能力”的学术报告。学院地理与环境学院院长王成新教授,以及环境科学、生态学、自然地理学等相关专业的教师和研究生参加了本次学术报告会。        

林莹峰是台湾嘉南药理科技大学环境工程与科学系教授兼系主任,对湿地碳循环与固碳能力有系统的深入研究。在报告中,林莹峰首先介绍了湿地的定义与作用以及全球湿地的分布,然后分别从全球陆地生态系统之植物与土壤碳库碳存储量,不同湿地及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吸存通量以及海岸湿地与内陆淡水湿地的甲烷排放通量几个方面阐述了现阶段湿地状况,提出了保护湿地碳库存储量及碳吸存能力的管理策略等,并在结论中强调湿地在全球碳循环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对未来湿地的科学性,系统性研究满怀希冀。        

会后与会人员踊跃提问,就感兴趣、有疑问的问题与林莹峰进行了讨论和交流,各位老师以及研究生对湿地的碳循环与固碳能力有了进一步的学习与了解,增强了专业学习的信心。        

 

编辑:单博平